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齿槽转矩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谐波磁场的纹波转矩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电磁振动与噪声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本文主要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磁极偏移削弱齿槽转矩研究 | 第17-35页 |
2.1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电磁设计 | 第17-22页 |
2.1.1 主要尺寸的确定 | 第17-18页 |
2.1.2 气隙的选取 | 第18-19页 |
2.1.3 极槽配合 | 第19页 |
2.1.4 转子磁极结构与永磁体设计 | 第19-20页 |
2.1.5 定子绕组与定子槽设计 | 第20-21页 |
2.1.6 电机材料的选取 | 第21-22页 |
2.2 基于能量法对齿槽转矩的解析分析 | 第22-24页 |
2.2.1 齿槽转矩的产生机理 | 第22-23页 |
2.2.2 齿槽转矩的解析分析 | 第23-24页 |
2.3 内置式转子结构磁极偏移的等效模型 | 第24-31页 |
2.3.1 等效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2.3.2 偏移角度的解析计算 | 第27-30页 |
2.3.3 有限元的仿真验证 | 第30-31页 |
2.4 磁极偏移对电磁性能的影响 | 第31-34页 |
2.4.1 磁极偏移对电机空载磁场和反电动势的影响 | 第31-33页 |
2.4.2 磁极偏移对电磁转矩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转子切向开槽削弱电机纹波转矩研究 | 第35-49页 |
3.1 V字形转子结构的优化 | 第35-38页 |
3.1.1 转子结构优化对电机齿槽转矩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2 转子结构优化对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 基于能量法对纹波转矩的解析分析 | 第38-40页 |
3.3 转子切向开槽削弱纹波转矩 | 第40-44页 |
3.3.1 转子结构切向开槽 | 第40-42页 |
3.3.2 纹波转矩的解析与有限元对比 | 第42-44页 |
3.4 切向开槽转子应力研究 | 第44-48页 |
3.4.1 切向开槽转子应力解析分析 | 第45-46页 |
3.4.2 转子应力的等效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对比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转子结构对伺服电机电磁振动与噪声影响研究 | 第49-69页 |
4.1 伺服电机模态分析 | 第49-55页 |
4.1.1 电机模态的解析和有限元分析 | 第49-51页 |
4.1.2 定子结构的固有模态 | 第51-52页 |
4.1.3 不同形状机壳对定子固有模态的影响 | 第52-55页 |
4.2 伺服电机电磁力波分析 | 第55-60页 |
4.2.1 力波的解析分析 | 第55-56页 |
4.2.2 不同磁极偏移角度径向力波分析 | 第56-58页 |
4.2.3 不同切向开槽长度径向力波分析 | 第58-60页 |
4.3 伺服电机电磁振动与噪声分析 | 第60-68页 |
4.3.1 伺服电机电磁振动与噪声的理论分析 | 第60-61页 |
4.3.2 不同偏移角度度电磁振动与噪声仿真分析 | 第61-64页 |
4.3.3 不同切向槽长度电磁振动与噪声仿真分析 | 第64-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高性能伺服电机实验研究 | 第69-80页 |
5.1 样机设计与制作 | 第69-70页 |
5.2样机的性能实验 | 第70-75页 |
5.2.1空载发电实验 | 第70-72页 |
5.2.2空载电动实验 | 第72-73页 |
5.2.3样机齿槽转矩实验 | 第73-75页 |
5.3电磁振动与噪声实验 | 第75-79页 |
5.3.1模态实验 | 第75-77页 |
5.3.2电磁振动与噪声实验 | 第77-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