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9-13页 |
1.1 跟骨骨折概况 | 第9页 |
2.1 骨折后跟骨几何形态改变带来的生物力学变化 | 第9-10页 |
2.1.1 跟骨的解剖及后足生物力学 | 第9页 |
2.1.2 跟骨骨折后生物力学改变 | 第9-10页 |
3.1 跟骨骨折的分型 | 第10页 |
3.1.1 Essex-Lopresti分型 | 第10页 |
3.1.2 Sanders分型 | 第10页 |
3.1.3 其他分型 | 第10页 |
4.1 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 第10-12页 |
4.1.1 非手术治疗 | 第11页 |
4.1.2 手术治疗指征 | 第11页 |
4.1.3 撬拨复位钢针固定术 | 第11页 |
4.1.4 外固定支架 | 第11页 |
4.1.5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第11-12页 |
4.1.6 距下关节镜技术 | 第12页 |
4.1.7 关节融合术 | 第12页 |
5.1 跟骨骨折的中医治疗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3-24页 |
1.1 病例选择 | 第13-14页 |
1.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第13页 |
1.1.2 诊断标准 | 第13页 |
1.1.3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1.1.4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2.1 治疗方法 | 第14-16页 |
2.1.1 两组术前准备 | 第14页 |
2.1.2 闭合复位克氏针三点弹性固定组治疗方法及术后处理 | 第14-15页 |
2.1.3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组治疗方法及术后处理 | 第15-16页 |
3.1 疗效观察 | 第16-17页 |
3.1.1 相关观察指标及测量方法 | 第16页 |
3.1.2 病例随访说明 | 第16-17页 |
4.1 统计方法 | 第17页 |
5.1 结果 | 第17-20页 |
5.1.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第17-18页 |
5.1.2 两组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比较 | 第18-19页 |
5.1.3 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第19-20页 |
5.1.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第20页 |
6.1 讨论 | 第20-24页 |
6.1.1 关于跟骨骨折闭合与切开两种复位方式的讨论 | 第20-21页 |
6.1.2 手术中三个固定点的选择及固定方式的讨论 | 第21-22页 |
6.1.3 手术相关并发症的讨论 | 第22页 |
6.1.4 生存质量评分的讨论 | 第22-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附录 | 第27-35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附件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