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音视频编解码接口板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音视频编解码接口板的基本原理 | 第14-17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知识 | 第20-27页 |
2.1 视频编码基础 | 第20-21页 |
2.2 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 | 第21-23页 |
2.2.1 H.264/AVC的新特性 | 第21-22页 |
2.2.2 编码器的结构 | 第22-23页 |
2.3 高速PCB设计基础 | 第23-26页 |
2.3.1 PCB板的选取 | 第24页 |
2.3.2 PCB板的布局设计 | 第24-25页 |
2.3.3 元器件的布局和布线设计 | 第25页 |
2.3.4 电源线设计 | 第25页 |
2.3.5 地线设计 | 第25-26页 |
2.3.6 PCB板的晶振电路的布局 | 第26页 |
2.3.7 PCB板的静电防护设计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嵌入式音视频编解码接口板的需求分析 | 第27-33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主要性能指标及技术要求 | 第27-29页 |
3.2.1 主要接口要求 | 第27-28页 |
3.2.2 主要性能要求 | 第28-29页 |
3.3 环境适应性设计 | 第29-30页 |
3.3.1 结构设计要求 | 第29页 |
3.3.2 结构设计方案 | 第29-30页 |
3.3.3 外形尺寸 | 第30页 |
3.3.4 整板供电及重量 | 第30页 |
3.3.5 环境温度特性 | 第30页 |
3.4 可靠性设计 | 第30-32页 |
3.4.1 可靠性措施 | 第31页 |
3.4.2 可靠性预计结果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嵌入式音视频编解码接口板的硬件设计 | 第33-47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设计思路及器件选型 | 第33-37页 |
4.2.1 音视频编解码处理器设计选型 | 第33-35页 |
4.2.2 音视频AD转换芯片设计选型 | 第35-36页 |
4.2.3 音频AD采集芯片设计选型 | 第36-37页 |
4.3 硬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7-38页 |
4.4 硬件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 | 第38-45页 |
4.4.1 内存设计 | 第38-40页 |
4.4.2 VGA视频接口设计 | 第40页 |
4.4.3 音频接口设计 | 第40页 |
4.4.4 以太网接口设计 | 第40-41页 |
4.4.5 电源设计 | 第41-43页 |
4.4.6 复位及看门狗设计 | 第43-44页 |
4.4.7 调试接口设计 | 第44-45页 |
4.5 PCB布局 | 第45页 |
4.6 接口板的实物图 | 第45-4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嵌入式音视频编解码接口板的软件设计 | 第47-61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流程及环境搭建 | 第47-50页 |
5.2.1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 | 第47-48页 |
5.2.2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 | 第48-50页 |
5.3 海思MPP架构 | 第50-52页 |
5.4 接口板视音频编解码应用程序 | 第52-57页 |
5.4.1 MPP平台初始化 | 第53页 |
5.4.2 视频编码器设计 | 第53-56页 |
5.4.3 视频解码器设计 | 第56-57页 |
5.5 视频解码实现及其效果 | 第57-59页 |
5.6 主要技术指标分析 | 第59-60页 |
5.7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