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处罚有效性的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综述评价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公共利益理论 | 第17页 |
·市场有效性理论 | 第17-18页 |
·博弈理论 | 第18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投资者保护理论 | 第19-21页 |
·契约理论 | 第20页 |
·法律理论 | 第20页 |
·不完备法律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有效性的相关分析 | 第21-38页 |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分析 | 第21-26页 |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界定 | 第21-22页 |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现状 | 第22-24页 |
·上市公司违规的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 第26-31页 |
·违规处罚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违规处罚机构的简介 | 第27-28页 |
·违规处罚机构的权力来源 | 第28-29页 |
·违规处罚的主要措施 | 第29-31页 |
·我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罚有效性分析 | 第31-37页 |
·我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现状 | 第31页 |
·我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有效性 | 第31-36页 |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罚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罚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38-44页 |
·样本选取和研究假设 | 第38页 |
·样本选取 | 第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8页 |
·实证方法和模型 | 第38-40页 |
·实证方法 | 第38-39页 |
·实证模型 | 第39-40页 |
·实证检验 | 第40-42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40页 |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效果的显著性检验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相关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预防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 | 第44-46页 |
·密切关注异常的证券交易行为 | 第44页 |
·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 第44-45页 |
·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审核力度 | 第45-46页 |
·实行相关信息人员报备制度 | 第46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6-47页 |
·明确民事赔偿责任的具体细则 | 第46页 |
·完善刑事处罚的具体细则 | 第46-47页 |
·建立中小股东事前保障和事后补救制度 | 第47页 |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