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电力数据通信网优化设计与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电力数据网的特点及优化的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电力数据网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2 电力数据网优化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1 国外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发展 | 第12页 |
1.3.2 我国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发展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电力数据通信网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15-23页 |
2.1 电力数据通信网的业务承载需求 | 第15-16页 |
2.2 数据通信网建设总体设计 | 第16-19页 |
2.2.1 建设蓝图 | 第16-18页 |
2.2.2 忻州电力数据通信网络结构 | 第18-19页 |
2.3 优化整合的目标与思路 | 第19-21页 |
2.3.1 优化整合目标 | 第19-20页 |
2.3.2 优化整合思路 | 第20-21页 |
2.4 优化整合的方案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数据通信网优化整合的技术方案 | 第23-32页 |
3.1 路由协议的优化 | 第23-25页 |
3.1.1 BGP优化方案 | 第23-24页 |
3.1.2 IGP优化方案 | 第24-25页 |
3.2 MPLSVPN的优化 | 第25-27页 |
3.2.1 MPLS VPN优化方案 | 第25-26页 |
3.2.2 MPLS VPN跨域技术 | 第26-27页 |
3.3 QoS规划 | 第27-28页 |
3.3.1 QoS的作用 | 第27-28页 |
3.3.2 QoS优化方案 | 第28页 |
3.4 业务VPN资源部署整合 | 第28-29页 |
3.5 规范IP地址 | 第29-31页 |
3.5.1 Loopback地址 | 第30页 |
3.5.2 互联地址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数据通信网优化整合的实施与应用 | 第32-56页 |
4.1 网络割接与回退 | 第32-34页 |
4.1.1 网络割接 | 第32-33页 |
4.1.2 回退 | 第33-34页 |
4.2 数据通信网基础网络优化 | 第34-36页 |
4.3 路由协议优化的实施 | 第36-47页 |
4.3.1 BGP优化的实施 | 第36-43页 |
4.3.1.1 优化过程 | 第37-42页 |
4.3.1.2 回退方案 | 第42-43页 |
4.3.2 IGP优化的实施 | 第43-45页 |
4.3.3 OSPF协议翻转为ISIS | 第45-47页 |
4.4 MPLS VPN优化的实施 | 第47-49页 |
4.4.1 MPLS VPN跨域 | 第47-48页 |
4.4.2 MPLS VPN协议改为LDP | 第48-49页 |
4.5 业务VPN资源整合 | 第49-50页 |
4.5.1 部署国家电网一级VPN业务 | 第49-50页 |
4.5.2 修改二级业务的RD/RT号 | 第50页 |
4.6 规范IP地址 | 第50-52页 |
4.7 结果测试 | 第52-55页 |
4.7.1 AS号优化结果测试 | 第52-53页 |
4.7.2 整体业务通断测试 | 第53-55页 |
4.7.3 丢包率测试 | 第5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6-57页 |
5.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