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1.1 甲醛的特性、来源、危害 | 第17-18页 |
1.1.1 甲醛的特性 | 第17页 |
1.1.2 甲醛的来源 | 第17-18页 |
1.1.3 甲醛的危害 | 第18页 |
1.2 甲醛污染控制技术 | 第18-24页 |
1.2.1 通风换气技术 | 第19-20页 |
1.2.2 吸附技术 | 第20页 |
1.2.3 非平衡等离子体净化技术 | 第20-21页 |
1.2.4 绿色植物 | 第21-22页 |
1.2.5 化学氧化法 | 第22页 |
1.2.6 催化氧化法 | 第22-24页 |
1.3 甲醛催化剂的研究 | 第24-27页 |
1.3.1 过渡金属催化剂 | 第24-25页 |
1.3.2 贵金属催化剂 | 第25-26页 |
1.3.3 多孔材料催化剂 | 第26-2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7-29页 |
1.4.1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意义 | 第27-2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一、合成锰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 | 第28页 |
二、生物炭负载γ-MnO_2复合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 第29-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32页 |
2.1.1 二氧化锰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9-31页 |
2.1.2 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31-32页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2-34页 |
2.3 催化剂表征 | 第34-35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4页 |
2.3.2 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34页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4页 |
2.3.4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 第34页 |
2.3.5 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EDS) | 第34页 |
2.3.6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34-35页 |
2.3.7 氨气程序升温吸脱附(NH_3-TPD) | 第35页 |
2.3.8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35页 |
2.3.9 拉曼光谱(Raman) | 第35页 |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5-41页 |
2.4.1 高温催化氧化甲醛模拟配置 | 第35-36页 |
2.4.2 高温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 第36-37页 |
2.4.3 室温催化氧化甲醛模拟配置 | 第37-40页 |
2.4.4 室温催化剂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不同晶相锰氧化物结构及催化HCHO性能探究 | 第41-56页 |
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页 |
3.2 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3.2.1 XRD衍射分析 | 第41-43页 |
3.2.2 比表面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3.2.3 SEM分析 | 第44-46页 |
3.2.4 氢气升温还原分析 | 第46-47页 |
3.2.5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 | 第47-49页 |
3.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49-51页 |
3.3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51-55页 |
3.3.1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51-53页 |
3.3.2 动力学分析 | 第53页 |
3.3.3 催化剂抗水抗硫性能测试 | 第53-54页 |
3.3.4 催化氧化甲醛机理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二氧化锰/碳材料结构及催化HCHO性能探究 | 第56-79页 |
4.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6页 |
4.1.1 生物炭的制备 | 第56页 |
4.1.2 不同比例γ-MnO_2负载生物炭材料的制备 | 第56页 |
4.2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56-58页 |
4.2.1 高温条件下性能测试 | 第56-57页 |
4.2.2 室温条件下性能测试 | 第57-58页 |
4.3 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58-77页 |
4.3.1 XRD衍射分析 | 第58-59页 |
4.3.2 拉曼(Raman)光谱结果及分析 | 第59-63页 |
4.3.3 比表面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4.3.4 扫描电镜及元素分析 | 第65-70页 |
4.3.5 锰氧化物在生物炭表面的生长过程 | 第70-71页 |
4.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及分析 | 第71-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催化剂降解甲醛机理分析 | 第79-94页 |
5.1 不同制样比例对漫反射光谱的影响 | 第79-85页 |
5.2 室温MnO_2-C催化氧化甲醛机理 | 第85-87页 |
5.3 高温MnO_2-C催化氧化甲醛机理 | 第87-90页 |
5.4 生物炭降解HCHO机理探究 | 第90-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6.1 结论 | 第94-95页 |
6.2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