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新型LPAR2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及初步抗辐射活性评价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辐射导致的损伤第13-16页
        1.2.1 辐射对细胞的损伤第15页
        1.2.2 辐射对免疫系统的损伤第15页
        1.2.3 辐射对造血系统的损伤第15页
        1.2.4 辐射对胃肠道系统的损伤第15-16页
        1.2.5 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第16页
        1.2.6 辐射对皮肤系统的损伤第16页
    1.3 抗辐射药第16-21页
        1.3.1 天然来源的抗辐射药物第16-17页
        1.3.2 非天然来源的抗辐射药物第17-18页
        1.3.3 近年来几种新型抗辐射药的研究第18-21页
    1.4 溶血磷脂酸(LPA)和溶血磷脂酸受体2(LPAR2)第21-23页
        1.4.1 LPA及其生物学效应第21页
        1.4.2 LPAR2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第21-22页
        1.4.3 LPAR2介导的细胞存活机制第22-23页
    1.5 特异性LPAR2激动剂DBIBB的研究第23-25页
    1.6 课题研究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7-40页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第27-28页
    2.2 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第28-30页
    2.3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0-31页
    2.4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第31-34页
    2.5 目标化合物Ⅰ_1~Ⅰ_(12),Ⅱ_1~Ⅱ_(12)的合成(以Ⅰ_1为例)第34-38页
    2.6 讨论第38-39页
    2.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辐射活性评价第40-47页
    3.1 实验原理及方法第40页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40页
    3.3 实验步骤第40-41页
        3.3.1 化合物溶液的准备第40页
        3.3.2 体外抗辐射活性实验第40-41页
    3.4 实验结果第41-45页
    3.5 讨论第45-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8页
    4.1 结论第47页
    4.2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7页
附录第57-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真菌Westerdykella dispersa和Phomopsis lithocarpus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3D打印制备个体化剂量的华法林钠口腔崩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