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城市空间时空变化分析中的应用--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例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 1.2.1 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研究 | 第13-14页 |
| 1.2.2 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及形态特征研究 | 第14-15页 |
| 1.2.3 城市空间扩展驱动机制及预测研究 | 第15-16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页 |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2页 |
| 2.1 自然地理 | 第20页 |
| 2.1.1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 2.1.2 水文气候 | 第20页 |
| 2.2 人文经济 | 第20-22页 |
| 第3章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 第22-29页 |
| 3.1 基础数据信息 | 第22-23页 |
| 3.1.1 数据源 | 第22-23页 |
| 3.1.2 遥感影像数学基础 | 第23页 |
| 3.2 软件环境 | 第23页 |
| 3.3 影像处理 | 第23-29页 |
| 3.3.1 正射校正 | 第24-25页 |
| 3.3.2 影像融合 | 第25页 |
| 3.3.3 图像增强 | 第25-26页 |
| 3.3.4 镶嵌裁剪 | 第26-27页 |
| 3.3.5 正射影像制图 | 第27-29页 |
| 第4章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29-42页 |
| 4.1 遥感图像信息解译 | 第29-31页 |
| 4.1.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第29页 |
| 4.1.2 解译标志建立 | 第29-31页 |
| 4.1.3 遥感图像解译 | 第31页 |
| 4.2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立 | 第31-32页 |
| 4.3 野外验证与数据更新 | 第32-35页 |
| 4.4 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 第35-42页 |
| 4.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 4.4.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38-42页 |
| 第5章 城市空间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 第42-59页 |
| 5.1 主要分析方法及指标 | 第42-45页 |
| 5.1.1 主要方法 | 第42-43页 |
| 5.1.2 分析指标 | 第43-45页 |
| 5.2 建成区空间信息提取 | 第45-46页 |
| 5.3 城市扩展时序特性 | 第46-49页 |
| 5.3.1 城市空间扩展规模 | 第46-47页 |
| 5.3.2 城市空间演化模式 | 第47-48页 |
| 5.3.3 城市空间动态指数分析 | 第48-49页 |
| 5.4 城市扩展空间规律 | 第49-55页 |
| 5.4.1 城市重心转移 | 第49页 |
| 5.4.2 地域分异特质 | 第49-53页 |
| 5.4.3 城市空间扩展各向异性 | 第53-55页 |
| 5.5 城市空间外部形态演变特征 | 第55-56页 |
| 5.5.1 紧凑水平 | 第55-56页 |
| 5.5.2 分形特征 | 第56页 |
| 5.6 城市空间扩展侵地结构分析 | 第56-59页 |
| 第6章 城市空间扩展趋势分析及驱动力初探 | 第59-64页 |
| 6.1 城市空间扩展趋势 | 第59-60页 |
| 6.2 城市空间变化驱动力初步分析 | 第60-64页 |
| 6.2.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60页 |
| 6.2.2 社会经济 | 第60-62页 |
| 6.2.3 交通及配套设施 | 第62-63页 |
| 6.2.4 政策规划 | 第63-64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64-66页 |
| (一)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64-65页 |
| (二)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