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

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5-17页
前言第17-18页
第一章 古代医家对出血性中风的病机概述第18-20页
    1 风邪致中第18页
        1.1 外风论第18页
        1.2 内风论第18页
    2 火邪致中第18-19页
    3 痰邪致中第19页
    4 瘀血致中第19页
    5 因虚致中第19-20页
第二章 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第20-23页
    1 热证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第20-21页
        1.1 热证的概念第20页
        1.2 热证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第20-21页
    2 瘀证及其瘀证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第21页
        2.1 瘀证的概念第21页
        2.2 瘀证与凝血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第21页
    3 瘀热证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第21-22页
    4 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急性脑出血患者瘀热病机的临床表征研究第23-31页
    1 研究对象第23-24页
        1.1 病例来源第23页
        1.2 诊断标准第23-24页
    2 研究方法第24-26页
        2.1 观察指标第24页
        2.2 瘀热病机证候量化诊断及评分第24-25页
        2.3 统计学方法第25-26页
    3 结果第26-29页
        3.1 分组情况第26页
        3.2 两组一般项目比较第26页
        3.3 两组流行病学资料比较第26-27页
        3.4 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第27-28页
        3.5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第28-29页
    4 讨论第29-31页
第四章 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的蛋白组学研究第31-71页
    1 研究对象第31页
        1.1 病例来源与病例选择第31页
        1.2 诊断标准第31页
    2 研究方法第31-35页
        2.1 一般研究项目第31-32页
        2.2 蛋白组学检测第32-34页
        2.3 数据分析第34-35页
    3 实验结果第35-62页
        3.1 一般情况分析第35-36页
        3.2 蛋白质组学分析第36-62页
    4 讨论第62-71页
        4.1 AICH“瘀热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2-67页
        4.2 AICH“瘀热证”的中医药相关研究第67-69页
        4.3 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候研究第69-70页
        4.4 本研究的问题与展望第70-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志敏教授临床辨治失眠用药规律分析研究
下一篇:人类血清中农药暴露组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