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4-20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20-2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第2章 核电厂严重事故仿真系统方案设计 | 第25-33页 |
2.1 核电厂严重事故仿真系统的功能及结构 | 第26-28页 |
2.1.1 核电厂严重事故仿真系统的功能 | 第26页 |
2.1.2 核电厂严重事故仿真系统的构成 | 第26-28页 |
2.2 核电厂严重事故仿真软件开发 | 第28-30页 |
2.2.1 核电厂严重事故仿真软件功能要求 | 第28-29页 |
2.2.2 核电厂典型严重事故进程 | 第29-30页 |
2.3 严重事故仿真软件的结构及组成 | 第30-31页 |
2.3.1 严重事故仿真软件的开发范围 | 第30-31页 |
2.3.2 严重事故关键仿真模型的范围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堆内严重事故过程关键模型研究 | 第33-53页 |
3.1 堆芯加热、熔化及损毁过程模型研究 | 第33-44页 |
3.1.1 堆芯加热、熔化及损毁过程模型 | 第33-35页 |
3.1.2 堆芯加热、熔化及损毁模型算法研究 | 第35-41页 |
3.1.3 氧化关系式的验证 | 第41-44页 |
3.2 熔融物再定位及下封头熔池模型研究 | 第44-52页 |
3.2.1 熔融物再定位及下封头熔池模型 | 第44-45页 |
3.2.2 下封头熔池模型数值算法研究 | 第45-50页 |
3.2.3 熔融池换热关系式验证 | 第50-5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堆外严重事故过程关键模型研究 | 第53-67页 |
4.1 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过程模型 | 第53-54页 |
4.2 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相互作用过程模型算法研究 | 第54-62页 |
4.2.1 熔融物烧蚀包团的初始状态确定 | 第55-56页 |
4.2.2 各层之间的质量能量传递过程计算 | 第56-57页 |
4.2.3 熔融物与混凝土反应过程计算 | 第57-59页 |
4.2.4 混凝土分解过程计算 | 第59-62页 |
4.3 模型验证 | 第62-65页 |
4.3.1 模型输入参数 | 第62-63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程序集成及耦合方法研究 | 第67-79页 |
5.1 SimSA主要模型介绍 | 第67-70页 |
5.1.1 热工水力模型Therm | 第67-69页 |
5.1.2 堆芯行为模型Core | 第69页 |
5.1.3 安全壳行为模型Cont | 第69-70页 |
5.2 模型耦合技术研究 | 第70-73页 |
5.2.1 Core与Therm计算进程的关系 | 第71-72页 |
5.2.2 Therm与Core耦合结构 | 第72-73页 |
5.3 程序集成方法 | 第73-77页 |
5.3.1 基于时域控制技术的变步长多程序同步计算方法 | 第73-75页 |
5.3.2 在SimSA程序集成中的应用 | 第75-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仿真模型验证技术研究 | 第79-95页 |
6.1 总体结构 | 第79-80页 |
6.2 CP1000机组的严重事故模型建立 | 第80-85页 |
6.2.1 MAAP5简介 | 第80-81页 |
6.2.2 建模范围 | 第81页 |
6.2.3 节点划分 | 第81-85页 |
6.2.4 模型验证 | 第85页 |
6.3 MAAP5与模拟机集成技术 | 第85-90页 |
6.3.1 MAAP5实时交互版本开发 | 第85-86页 |
6.3.2 MAAP5与模拟机工艺系统接口开发 | 第86-87页 |
6.3.3 MAAP5与模拟机模型切换功能开发 | 第87-90页 |
6.4 实施效果 | 第90-9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2-95页 |
第7章 SimSA程序模型验证 | 第95-117页 |
7.1 全厂断电(SBO)叠加失去辅助给水事故测试 | 第95-104页 |
7.1.1 事故序列 | 第95-96页 |
7.1.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96-104页 |
7.2 双端剪切大破口叠加高低压安注失效事故测试 | 第104-114页 |
7.2.1 事故序列 | 第104页 |
7.2.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104-114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14-117页 |
结论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索引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