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综述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20-21页 |
1.4.1 本文创新点 | 第20页 |
1.4.2 本文不足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34页 |
2.1 中小企业的概述和自身特点分析 | 第21-23页 |
2.1.1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征 | 第21-22页 |
2.1.2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 | 第22页 |
2.1.3 监管部门的扶持政策 | 第22-23页 |
2.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23-26页 |
2.2.1 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全面萎缩 | 第24-25页 |
2.2.2 上市公司融资量巨大 | 第25页 |
2.2.3 资金避险,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 | 第25-26页 |
2.3 相关理论概念及授信流程 | 第26-34页 |
2.3.1 相关概念 | 第26-27页 |
2.3.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2.3.3 银行授信业务流程 | 第29-34页 |
第3章 S银行Y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现状分析 | 第34-44页 |
3.1 S银行Y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开展状况 | 第34-36页 |
3.1.1 S银行Y分行基本情况 | 第34页 |
3.1.2 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开展情况 | 第34页 |
3.1.3 S银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种类和特色 | 第34-35页 |
3.1.4 S银行在中小企业授信的优势 | 第35-36页 |
3.2 S银行Y分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情况及分析 | 第36-39页 |
3.2.1 信用风险分析 | 第37页 |
3.2.2 经营风险分析 | 第37页 |
3.2.3 行业风险分析 | 第37-38页 |
3.2.4 担保风险分析 | 第38-39页 |
3.3 S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 | 第39-41页 |
3.3.1 信用风险控制措施 | 第39-40页 |
3.3.2 行业风险控制措施 | 第40页 |
3.3.3 经营风险和信誉风险防控措施 | 第40-41页 |
3.3.4 担保风险控制措施 | 第41页 |
3.4 S银行Y分行中小企业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3.4.1 风险控制措施老套 | 第41-42页 |
3.4.2 调查手段老套,调查能力不足 | 第42-43页 |
3.4.3 贷后检查浮于形式 | 第43页 |
3.4.4 过于相信或者主观推卸责任至第三方机构 | 第43-44页 |
第4章 S银行Y分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优化策略 | 第44-53页 |
4.1 改进贷前调查手段,强化贷后管理措施 | 第44-47页 |
4.1.1 贷前核实收入,贷后控制收入 | 第44-45页 |
4.1.2 对信息提供者建立进行追责制度 | 第45-46页 |
4.1.3 完善法律手续,缩短处置周期 | 第46页 |
4.1.4 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工作 | 第46-47页 |
4.2 构建地区信息平台,整合地区数据信息 | 第47-50页 |
4.2.1 金融机构数据的整合和共享 | 第47-48页 |
4.2.2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数据的整合与发布 | 第48-49页 |
4.2.3 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信息汇总 | 第49-50页 |
4.2.4 付费模式探讨 | 第50页 |
4.3 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 | 第50-53页 |
4.3.1 加强与交易中心、债权处置平台的合作 | 第50-51页 |
4.3.2 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存疑客户进行尽调 | 第51-52页 |
4.3.3 咨询行业协会,聘请行业专家顾问 | 第52-53页 |
第5章 中小企业授信管理的案例分析 | 第53-72页 |
5.1 贷款调查与审查 | 第53-66页 |
5.1.1 主体、信用调查情况 | 第53-55页 |
5.1.2 经营调查情况 | 第55-57页 |
5.1.3 财务调查情况 | 第57-59页 |
5.1.4 额度测算及用途审查 | 第59-62页 |
5.1.5 担保调查情况 | 第62-66页 |
5.2 风险防控措施及贷款收回 | 第66-68页 |
5.2.1 结论意见 | 第66页 |
5.2.2 风险控制防范措施 | 第66-67页 |
5.2.3 贷款发放及贷后管理 | 第67页 |
5.2.4 处置与收回 | 第67页 |
5.2.5 风险成因分析 | 第67-68页 |
5.3 新旧风险控制措施效果对比 | 第68-72页 |
5.3.1 经营风险防范措施对比 | 第69-70页 |
5.3.2 防范抵押物风险措施对比 | 第70-71页 |
5.3.3 抵质押物处置流程改进对比 | 第71页 |
5.3.4 风险控制措施改进效果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