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第一部分 西湖底泥中的DAMO菌的分布与种群多样性研究 | 第12-17页 |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12-14页 |
| (一) 底泥样品及理化分析 | 第12页 |
| (二) DNA抽提和PCR扩增 | 第12-13页 |
| (三) 克隆与测序 | 第13页 |
| (四) 16S rRNA和pmo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第13页 |
| (五) 定量PCR | 第13-14页 |
| (六) DOTUR分析 | 第14页 |
| 二 实验结果 | 第14-16页 |
| (一) 西湖底泥的理化性质 | 第14页 |
| (二) 底泥中DAMO菌的16S rRNA基因的分布和种群多样性水平 | 第14-15页 |
| (三) 西湖底泥DAMO菌的pmoA基因的分布和种群多样性水平 | 第15-16页 |
| 三 分析与讨论 | 第16页 |
| 四 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二部分 钱塘江底泥中DAMO菌的分布与种群多样性研究 | 第17-25页 |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 (一) 底泥样品及理化分析 | 第17页 |
| (二) DNA抽提和PCR扩增 | 第17页 |
| (三) 克隆与测序 | 第17页 |
| (四) 16S rRNA和pmo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第17-18页 |
| (五) 定量PCR | 第18页 |
| (六) 统计学分析 | 第18页 |
| 二 实验结果 | 第18-23页 |
| (一) 钱塘江底泥的理化性质 | 第18-19页 |
| (二) 底泥中DAMO菌的16S rRNA基因的分布和种群多样性水平 | 第19-20页 |
| (三) 底泥中DAMO菌的pmoA基因的分布和种群多样性水平 | 第20-22页 |
| (四) 底泥中DAMO菌的16S rRNA基因的定量分析 | 第22页 |
| (五) 底泥中DAMO菌的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 | 第22-23页 |
| 三 分析与讨论 | 第23-24页 |
| 四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部分 椒江入海口底泥中DAMO菌的分布和种群多样性研究 | 第25-35页 |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一) 底泥样品及理化分析 | 第25页 |
| (二) DNA抽提和PCR扩增 | 第25页 |
| (三) 克隆与测序 | 第25页 |
| (四) 16S rRNA和pmo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第25-26页 |
| (五) 定量PCR | 第26页 |
| (六) 统计学分析 | 第26页 |
| 二 实验结果 | 第26-32页 |
| (一) 椒江入海口底泥的理化性质 | 第26-27页 |
| (二) 底泥中DAMO菌的16S rRNA基因的分布和种群多样性水平 | 第27-28页 |
| (三) 底泥中DAMO菌的pmoA基因的分布和种群多样性水平 | 第28-30页 |
| (四) 底泥中DAMO菌的16S rRNA基因的定量分析 | 第30页 |
| (五) 底泥中DAMO菌的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 | 第30-32页 |
| 三 分析与讨论 | 第32-34页 |
| 四 小结 | 第34-35页 |
| 全文总结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文献综述 | 第42-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