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9页 |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 1.2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11-22页 |
| 1.2.1 基于纳米材料的药物载体 | 第11-13页 |
| 1.2.2 基于纳米探针的生物影像 | 第13-18页 |
| 1.2.3 基于纳米材料的光学治疗 | 第18-20页 |
| 1.2.4 基于纳米材料的放射治疗 | 第20-22页 |
| 1.3 金属氧/硫化物纳米结构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22-28页 |
| 1.3.1 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及其应用 | 第22-26页 |
| 1.3.2 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及其应用 | 第26-28页 |
| 1.4 可代谢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 第28-32页 |
| 1.4.1 生物可降解纳米材料 | 第28-30页 |
| 1.4.2 超小可代谢纳米材料 | 第30-32页 |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9页 |
| 第二章 多功能介孔氧化钽纳米药物载体用于肿瘤联合治疗 | 第39-62页 |
| 2.1 引言 | 第39-40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 2.2.1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 2.2.2 实验步骤 | 第40-43页 |
| 2.2.3 仪器表征 | 第43-44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7页 |
| 2.3.1 介孔氧化钽纳米结构合成、修饰与表征 | 第44-48页 |
| 2.3.2 介孔氧化钽纳米结构的放疗増敏实验 | 第48-50页 |
| 2.3.3 介孔氧化钽纳米结构的药物装载与释放 | 第50-52页 |
| 2.3.4 细胞水平的联合治疗 | 第52-53页 |
| 2.3.5 活体水平的联合治疗 | 第53-56页 |
| 2.3.6 放化疗联合治疗毒性分析 | 第56-57页 |
| 2.4 本章总结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第三章 生物可降解硫化钒纳米结构用于肿瘤诊疗 | 第62-89页 |
| 3.1 引言 | 第62-63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63-67页 |
| 3.2.1 实验试剂 | 第63页 |
| 3.2.2 实验步骤 | 第63-66页 |
| 3.2.3 仪器表征 | 第66-67页 |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7-85页 |
| 3.3.1 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的硫化钒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67-70页 |
| 3.3.2 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的硫化钒材料光热性能表征 | 第70-71页 |
| 3.3.3 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的硫化钒材料细胞水平光热治疗 | 第71-73页 |
| 3.3.4 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的硫化钒材料多模态成像 | 第73-76页 |
| 3.3.5 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的硫化钒材料活体水平光热治疗 | 第76-79页 |
| 3.3.6 磷脂聚乙二醇修饰的硫化钒材料体内代谢行为及安全性研究 | 第79-8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第四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89-93页 |
| 4.1 论文总结 | 第89-90页 |
| 4.2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90-91页 |
| 4.3 研究展望 | 第91-9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93-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