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词索引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13页 |
1.1 主要仪器 | 第12页 |
1.2 主要试剂及药物 | 第12-13页 |
2.实验方法 | 第13-16页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3页 |
2.2 造模 | 第13-14页 |
2.3 给药方案 | 第14页 |
2.4 指标检测 | 第14-15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6-23页 |
1.造模结果 | 第16页 |
2.各组大鼠心肌组织MMP-9m RNA表达结果 | 第16-17页 |
3.各组大鼠心肌组织TIMP-1m RNA表达结果 | 第17-18页 |
4.各组大鼠心肌组织MMP-9/TIMP-1m RNA的比较 | 第18-19页 |
5.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 第19-20页 |
6.各组大鼠心肌损伤程度评分比较 | 第20页 |
7.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比较 | 第20-21页 |
8.大鼠心肌MMP-9/TIMP-1m RNA比值与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相关性分析 | 第21-22页 |
9.大鼠心肌MMP-9/TIMP-1m RNA比值与心梗面积相关性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3-30页 |
1.急性心肌梗死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研究概括 | 第23-25页 |
1.1 急性心肌梗死 | 第23页 |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 | 第23-24页 |
1.3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炎症反应 | 第24页 |
1.4 AMI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 | 第24-25页 |
2.中医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 第25-28页 |
2.1 病因 | 第25页 |
2.2 病机 | 第25-26页 |
2.3 治疗之法 | 第26页 |
2.4 临证要点 | 第26-27页 |
2.5 肝心同治 | 第27-28页 |
3.不足与展望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综述 | 第3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