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电力电容性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电力电容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4-23页 |
2.1 景德镇大石口 110KV变电站情况 | 第14-18页 |
2.1.1 大石口 110KV变电站简介 | 第14-16页 |
2.1.2 大石口 110KV变电站电容器设备状况 | 第16-18页 |
2.2 高压并联电容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8-22页 |
2.2.1 技术指标 | 第18-19页 |
2.2.2 并联高压电容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 第19-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第23-34页 |
3.1 高压并联电容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 第23-29页 |
3.1.1 系统的原理 | 第23-26页 |
3.1.2 系统的组成 | 第26-28页 |
3.1.3 系统特点 | 第28-29页 |
3.2 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功能分析 | 第29-33页 |
3.2.1 系统的基本功能 | 第29页 |
3.2.2 系统的功能界面介绍 | 第29-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并联电容器组智能化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现场安装与运行 | 第34-45页 |
4.1 并联电容器组智能化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现场安装的内容与所需设备 | 第34-36页 |
4.1.1 系统现场的安装的内容 | 第34页 |
4.1.2 现场所需设备 | 第34-36页 |
4.2 并联电容器组智能化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现场安装流程 | 第36-37页 |
4.3 并联电容器组智能化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现场安装具体过程 | 第37-44页 |
4.3.1 放电线圈的安装 | 第37-38页 |
4.3.2 HC8033M监测主机及端子箱安装 | 第38-39页 |
4.3.3 HC8033S电流采集模块的安装 | 第39-40页 |
4.3.4 HC8033T温度采集模块的安装 | 第40-41页 |
4.3.5 电缆的布置 | 第41-43页 |
4.3.6 监控计算机的软件安装 | 第43-44页 |
4.3.7 整体通电调试 | 第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