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鹤岗市基层公务员流失原因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概述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2-16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3 相关研究评述第15-16页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6-19页
        1.4.1 基本概念第16-17页
        1.4.2 公务员流失的类型划分第17-19页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22页
        1.5.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2 主要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2章 鹤岗市基层公务员人才流失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2-38页
    2.1 鹤岗市基层公务员人才流失现状第22-29页
        2.1.1 鹤岗市经济发展现状第22-23页
        2.1.2 鹤岗市公务员分布概况第23-25页
        2.1.3 鹤岗市公务员流失现状分析第25-29页
    2.2 鹤岗市基层公务员流失造成的问题第29-32页
        2.2.1 人才结构失衡第29-30页
        2.2.2 公务员队伍不稳定性第30-31页
        2.2.3 招录、培养成本增加第31-32页
    2.3 基层公务员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2.3.1 政策环境变动影响公务员个人职业选择第32-33页
        2.3.2 宏观经济环境与个人收入影响孕育公务员流失诱因第33页
        2.3.3 市场经济下公务员自身价值衡量体系发生流变第33-34页
        2.3.4 管理制度路径依赖影响公务员积极性第34-35页
        2.3.5 社会竞争意识与自我实现诉求导致公务员流失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发达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借鉴第38-44页
    3.1 发达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概况第38-40页
        3.1.1 管理理念方面第38页
        3.1.2 人事制度方面第38-39页
        3.1.3 绩效激励方面第39页
        3.1.4 管理模式方面第39-40页
    3.2 鹤岗市公务员管理制度主要借鉴方面第40-41页
        3.2.1 部内制与部外制制度的顶层设计第40页
        3.2.2 激励因素与激励方式方面第40-41页
        3.2.3 人事考核与绩效体系方面第41页
    3.3 鹤岗市公务员管理制度的主要借鉴方式第41-43页
        3.3.1 提高公务员人事管理的独立性第41-42页
        3.3.2 调整公务员制度管理理念第42页
        3.3.3 界定权责并优化激励绩效制度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鹤岗市基层公务员流失的缓解依据和对策第44-52页
    4.1 鹤岗市缓解基层公务员流失的内在依据第44-48页
        4.1.1 需求层次理论第44-45页
        4.1.2 双因素理论第45-46页
        4.1.3 公平理论第46-47页
        4.1.4 西方激励理论第47-48页
    4.2 鹤岗市缓解基层公务员流失的操作办法第48-49页
        4.2.1 心理激励和物质激励兼顾第48页
        4.2.2 激励与保健性手段兼顾第48-49页
        4.2.3 激励中兼顾公平和效率第49页
        4.2.4 激励目标与方法并行第49页
    4.3 鹤岗市缓解基层公务员流失的具体对策第49-51页
        4.3.1 提高鹤岗市公务员薪酬激励水平第50页
        4.3.2 改善鹤岗市基层公务员待遇第50页
        4.3.3 从优化工作环境方面予以激励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鹤岗市缓解基层公务员流失的保障性措施第52-57页
    5.1 制度性保障第52-54页
        5.1.1 改进基层公务员招录制度第52-53页
        5.1.2 完善职务晋升激励机制第53页
        5.1.3 健全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第53-54页
    5.2 思想性保障第54-55页
        5.2.1 增强基层责任意识第54页
        5.2.2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第54页
        5.2.3 改进基层公务员培训形式第54-55页
    5.3 激励性措施第55-56页
        5.3.1 提高激励标准第55-56页
        5.3.2 制定激励政策第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后记第64-65页
个人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网上行政审批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河北省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