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的构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电子票据概述 | 第11-16页 |
(一) 电子票据的定义 | 第11-13页 |
1. 国外立法中的规定 | 第11-12页 |
2. 我国现行立法中的规定 | 第12页 |
3. 理论界的主要观点 | 第12页 |
4. 笔者的观点 | 第12-13页 |
(二) 电子票据的特征 | 第13-15页 |
1. 电子数据性 | 第13-14页 |
2. 网络性 | 第14页 |
3. 高安全性 | 第14页 |
4. 公开性与可控性 | 第14-15页 |
(三) 电子票据与传统纸质票据的区别 | 第15-16页 |
1. 相关法律主体不同 | 第15页 |
2. 流通范围不同 | 第15页 |
3. 要件的表现形式不同 | 第15-16页 |
4. 不存在票据瑕疵问题 | 第16页 |
二、关于电子票据的国际与外国立法 | 第16-18页 |
(一) 联合国电子票据的相关规范 | 第16-17页 |
(二) 美国立法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三) 日本立法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三、我国电子票据发展的法律不足 | 第18-22页 |
(一) 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缺失 | 第18-19页 |
(二) 电子签章规则未得到确认 | 第19页 |
(三) 票据权利行使处所不明确 | 第19-20页 |
(四) 同一票据冲突时解决办法缺失 | 第20-21页 |
(五) 电子票据相对丧失时缺乏法律救济措施 | 第21-22页 |
四、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22-27页 |
(一) 我国电子票据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22-24页 |
1. 理论界的不同观点 | 第22-24页 |
2. 笔者的观点 | 第24页 |
(二) 构建我国电子票据法律制度的具体意见 | 第24-27页 |
1. 将电子票据规定为法定票据形式 | 第24页 |
2. 确认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 第24-25页 |
3. 补充有关电子票据的例外规定 | 第25页 |
4. 明确电子票据中主体的权利义务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