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国内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概述 | 第18-28页 |
·国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过程 | 第18-20页 |
·国外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和启示 | 第20-22页 |
·我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国内物流信息化现状 | 第22-26页 |
·国内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3章 大连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 第28-42页 |
·大连口岸物流信息化现状 | 第28-30页 |
·大连口岸公共信息平台 | 第28页 |
·监管部门信息系统应用状况 | 第28-29页 |
·各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状况 | 第29-30页 |
·口岸相关企业的信息系统应用状况 | 第30页 |
·大连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大连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 | 第32-42页 |
·大连物流业发展态势 | 第32-35页 |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 第35-37页 |
·大连市交通运体系的完善 | 第37-39页 |
·大连口岸物流网有限公司的发展 | 第39-42页 |
第4章 大连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技术方案设计 | 第42-59页 |
·平台技术方案设计理念 | 第42-43页 |
·政府主导 | 第42页 |
·服务 | 第42-43页 |
·中立 | 第43页 |
·经济 | 第43页 |
·适应变化 | 第43页 |
·平台技术方案设计原则 | 第43-45页 |
·开放性 | 第43-44页 |
·易用性 | 第44页 |
·协同性 | 第44页 |
·可靠性 | 第44页 |
·安全性 | 第44页 |
·高效性 | 第44-45页 |
·持续性 | 第45页 |
·前瞻性 | 第45页 |
·统一性 | 第45页 |
·平台技术方案设计要求 | 第45-47页 |
·系统运行要求 | 第45页 |
·用户界面要求 | 第45页 |
·输入输出要求 | 第45-46页 |
·归档和备份要求 | 第46页 |
·出错设计要求 | 第46页 |
·系统安全要求 | 第46页 |
·可维护性要求 | 第46-47页 |
·可扩展性要求 | 第47页 |
·平台技术方案设计主要方面 | 第47-57页 |
·平台建设层面 | 第47-48页 |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 第48-49页 |
·核心平台设计 | 第49-51页 |
·各平台连接及容灾设计 | 第51页 |
·三大基本功能设计 | 第51-52页 |
·四大基础支持体系设计 | 第52-54页 |
·八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设计 | 第54-57页 |
·平台建设预期效果 | 第57-59页 |
第5章 推进大连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 第59-67页 |
·信息平台实施策略 | 第59-60页 |
·政府牵头、协同发展 | 第59页 |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 第59页 |
·分段建设、逐步提升 | 第59页 |
·注重培训、广纳贤才 | 第59-60页 |
·信息平台的运营与保障 | 第60-61页 |
·资金保障 | 第60页 |
·技术保障 | 第60-61页 |
·市场环境保障 | 第61页 |
·立法保障 | 第61页 |
·信息化示范工程 | 第61-67页 |
·检港联动 | 第61-63页 |
·跨国货物状态跟踪 | 第63-64页 |
·EDI中心的建设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