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老龄化背景下国企下岗职工的养老需求研究--以四川省N市为样本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一、研究缘由、目的及意义第10-13页
        (一)研究缘由第10-12页
        (二)研究目的第12页
        (三)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9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3-18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18-19页
        (三)研究文献述评第19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9-20页
        (一)人口老龄化第19页
        (二)国企下岗职工第19-20页
        (三)养老需求第20页
        (四)国企下岗职工的养老需求第20页
    四、理论基础第20-22页
        (一)社会分层理论第20-21页
        (二)需求层次理论第21-22页
    五、研究方法第22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22页
        (二)个案研究法第22页
        (三)实地调查法第22页
    六、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第22-24页
        (一)研究的重点第22页
        (二)研究的难点第22-23页
        (三)研究创新点第23-24页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制与下岗职工社会保障的社会背景第24-28页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历程及社会影响第24-26页
        (一)国企改制的历史进程第24-25页
        (二)国企改制的社会影响第25-26页
    二、国企下岗职工社会保障改革历程第26-28页
        (一)国企下岗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阶段第26页
        (二)“三条基本保障线”到“两条基本保障线”第26-28页
第三章 下岗职工生活现状的实证考察:以N市M企业为例第28-37页
    一、N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第28-29页
        (一)N市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第28页
        (二)N市区域老龄状况不均衡第28-29页
        (三)N市养老现状存在的短板第29页
    二、N市M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第29-33页
        (一)性别与年龄第29-30页
        (二)受教育程度第30-31页
        (三)月收入水平第31页
        (四)健康状况第31-32页
        (五)家庭结构第32-33页
    三、N市M企业下岗职工的层级结构——以职业身份分层第33-37页
        (一)脑力劳动阶层第33-34页
        (二)体力劳动阶层第34页
        (三)个体经营阶层第34-35页
        (四)无固定职业阶层第35-37页
第四章 M企业不同层次下岗职工养老需求:共同性与差异性第37-46页
    一、M企业不同层次下岗职工养老需求共同性分析第37-39页
        (一)物质需求第37-38页
        (二)精神需求第38-39页
    二、M企业不同层次下岗职工养老需求差异性探究第39-45页
        (一)脑力劳动阶层需求第39-40页
        (二)体力劳动阶层需求第40-42页
        (三)个体经营阶层需求第42-44页
        (四)无固定职业阶层需求第44-45页
    三、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国企下岗职工养老需求的困境摆脱第46-55页
    一、构建国企下岗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第46-51页
        (一)政府主导,推进多层次养老模式构建第46-47页
        (二)社会主抓,完善养老服务内容与质量第47-49页
        (三)家庭主力,加强家庭的基本养老功能第49-50页
        (四)职工主动,自主转变自身的养老观念第50-51页
    二、对不同层次的下岗职工开展多样化养老服务第51-55页
        (一)对于脑力劳动阶层而言第51-52页
        (二)对于体力劳动阶层而言第52-53页
        (三)对于个体经营阶层而言第53页
        (四)对于无固定职业阶层而言第53-55页
结语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A 原M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调查问卷第61-63页
附录B 下岗职工生活现状及社会保障访谈提纲第63-64页
致谢第64-66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社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新乡市诚城社区为例
下一篇:Confucius Institutes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mania and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