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分布式电源的弱环配电网潮流计算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1.2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1 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 第12-13页 |
| 1.2.2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算法硏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2 各种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的建模 | 第16-26页 |
| 2.1 风力发电 | 第16-18页 |
| 2.1.1 风力发电概述 | 第16页 |
| 2.1.2 风力发电的模型 | 第16-18页 |
| 2.2 燃料电池 | 第18-20页 |
| 2.2.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 2.2.2 燃料电池的模型 | 第19-20页 |
| 2.3 太阳能光伏发电 | 第20-23页 |
| 2.3.1 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 | 第21页 |
| 2.3.2 光伏发电的模型 | 第21-23页 |
| 2.4 微型燃气轮机 | 第23-24页 |
| 2.4.1 微型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 | 第23页 |
| 2.4.2 微型燃气轮机的模型 | 第23-24页 |
| 2.5 分布式电源的节点类型分析 | 第24页 |
| 2.6 负荷模型 | 第24-25页 |
| 2.6.1 二次多项式模型 | 第24页 |
| 2.6.2 幂函数模型 | 第24-25页 |
| 2.7 小结 | 第25-26页 |
| 3 分布式电源及环网的模拟 | 第26-33页 |
| 3.1 分布式电源的模拟 | 第26-27页 |
| 3.1.1 PQ型分布式电源 | 第26页 |
| 3.1.2 PI型分布式电源 | 第26-27页 |
| 3.1.3 PQ(V)型分布式电源 | 第27页 |
| 3.1.4 PV型分布式电源 | 第27页 |
| 3.2 PV节点的处理 | 第27-28页 |
| 3.2.1 无功初值的计算 | 第27-28页 |
| 3.2.2 无功功率的修正 | 第28页 |
| 3.3 环网的处理方法 | 第28-31页 |
| 3.3.1 解环节点阻抗的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 3.3.2 解环节点注入电流的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 3.4 分布式电源的处理方法 | 第31-32页 |
| 3.5 小结 | 第32-33页 |
| 4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第33-40页 |
| 4.1 辐射状配电网的前推回代潮流算法 | 第33-34页 |
| 4.2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步骤 | 第34-37页 |
| 4.2.1 叠加原理算法 | 第34-35页 |
| 4.2.2 本文算法 | 第35-36页 |
| 4.2.3 网络损耗的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 4.3 算例分析 | 第37-40页 |
| 4.3.1 算例介绍 | 第37-38页 |
| 4.3.2 算法验证 | 第38-40页 |
| 5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 第40-53页 |
| 5.1 IEEE33系统算例 | 第40-46页 |
| 5.1.1 IEEE33系统中接入不同类型的DG | 第40-42页 |
| 5.1.2 IEEE33系统中接入不同位置的DG | 第42-44页 |
| 5.1.3 IEEE33系统中接入不同容量的DG | 第44-46页 |
| 5.2 国网青海省黄化地区配电系统算例 | 第46-53页 |
| 5.2.1 黄化系统中接入不同类型的DG | 第46-48页 |
| 5.2.2 黄化系统中接入不同位置的DG | 第48-50页 |
| 5.2.3 黄化系统中接入不同容量的DG | 第50-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 第58-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