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ZTA_P/ZG50Cr5Mo空间构型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钢铁耐磨材料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4-19页
        1.2.1 铬白口铸铁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4-16页
        1.2.2 锰钢耐磨材料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6-17页
        1.2.3 铬系耐磨合金钢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7-19页
    1.3 陶瓷颗粒增强钢铁基耐磨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9-23页
        1.3.1 陶瓷颗粒及基体材料的选择原则第19-20页
        1.3.2 陶瓷颗粒增强钢铁基耐磨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第20-22页
        1.3.3 陶瓷颗粒增强钢铁基耐磨复合材料应用第22-23页
    1.4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型研究第23-26页
        1.4.1 蜂窝空间构型复合材料研究现状第23-25页
        1.4.2 三维空间构型复合材料研究现状第25-26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26-29页
        1.5.1 课题研究意义第26页
        1.5.2 课题研究内容第26-29页
第二章 复合材料设计及实验方法第29-39页
    2.1 复合材料组分选择第29-32页
        2.1.1 金属基体成分选择第29-30页
        2.1.2 ZTA颗粒选择及体积分数设计第30-32页
    2.2 复合材料制备第32-35页
        2.2.1 预制体制备工艺第32页
        2.2.2 浇铸工艺第32-33页
        2.2.3 ZTA颗粒粒度及铁粉含量对预制体孔隙率的影响第33-34页
        2.2.4 金属基体/陶瓷颗粒预制体质量比对复合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2.3 组织表征及性能测试第35-39页
        2.3.1 试样制备及研究方法第35-36页
        2.3.2 硬度和力学性能测试第36页
        2.3.3 冲击磨料磨损和低应力三体磨料磨损第36-39页
第三章 复合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第39-65页
    3.1 复合材料组织分析第39-46页
        3.1.1 金属基体显微组织第39-40页
        3.1.2 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第40-45页
        3.1.3 复合材料物相分析第45-46页
    3.2 复合材料界面形貌分析第46-47页
    3.3 复合材料界面元素分布及含量分析第47-50页
        3.3.1 复合材料界面元素分布第47-48页
        3.3.2 复合材料界面元素含量分析第48-50页
    3.4 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分析第50-52页
        3.4.1 复合材料界面纳米压痕形貌分析第50-51页
        3.4.2 复合材料界面纳米压痕压深-载荷加卸载曲线及硬度、模量分析第51-52页
    3.5 复合材料硬度分析第52-56页
        3.5.1 复合材料宏观硬度第52-55页
        3.5.2 复合材料显微硬度第55-56页
    3.6 复合材料抗压强度分析第56-62页
        3.6.1 ZTA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6-61页
        3.6.2 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分析第61-62页
    3.7 本章小结第62-65页
第四章 复合材料磨损性能分析第65-75页
    4.1 复合材料冲击磨料磨损性能分析第65-69页
        4.1.1 ZTA颗粒体积分数及冲击功对复合材料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第65-68页
        4.1.2 复合材料冲击磨料磨损形貌分析第68-69页
    4.2 复合材料低应力三体磨料磨损性能分析第69-72页
        4.2.1 不同ZTA颗粒粒度复合材料低应力三体磨料磨损性能分析第69-70页
        4.2.2 复合材料低应力三体磨料磨损机理分析第70-72页
    4.3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5.1 结论第75-76页
    5.2 展望第76-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铂纳米粒子形貌的调控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硒化锡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