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伪造犯罪初探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8-13页
    一、研究背景第8页
    二、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9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9页
    五、文献综述第9-13页
第一章 伪造犯罪的刑事立法第13-19页
    第一节 中国伪造犯罪的立法沿革第13-15页
    第二节 域外伪造犯罪立法及其比较第15-19页
        一、集中式立法类型第16-17页
        二、相对集中式立法类型第17-18页
        三、分散式立法类型第18-19页
第二章 伪造犯罪概述第19-25页
    第一节 伪造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第19-23页
        一、概念第19-20页
        二、伪造犯罪的特征第20-23页
    第二节 伪造犯罪的分类第23-25页
第三章 伪造犯罪之行为第25-36页
    第一节“伪造”的概念第25-28页
        一、伪造的本质特征为“假造”第25-26页
        二、刑法中“伪造”即“假造”的本质体现第26-28页
    第二节“伪造”之刑法意义第28-31页
        一、刑法意义上伪造行为的目的性第28-29页
        二、刑法意义上伪造行为的程度要求第29-30页
        三、刑法意义上伪造行为的分类第30页
        四、伪造行为对象对伪造行为的影响第30-31页
    第三节 伪造犯罪具体行为方式第31-36页
        一、伪造第31-33页
        二、变造第33-34页
        三、伪造和变造的区别第34-36页
第四章 伪造犯罪之对象第36-41页
    第一节 伪造犯罪对象的判断标准第36页
    第二节 伪造犯罪对象的特征第36-41页
        一、货币第36-37页
        二、有价证券第37-38页
        三、文书、证件第38-40页
        四、印章第40-41页
第五章 伪造犯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第41-46页
    第一节 伪造犯罪与下游犯罪之间的关系第41-43页
        一、伪造者本人使用伪造之物第41-43页
        二、伪造者之外的人使用伪造之物第43页
    第二节 伪造犯罪与将伪造行为作为方式之一的其它犯罪、假冒型犯罪、诈骗型犯罪之间的关系第43-46页
        一、伪造犯罪与将伪造行为作为方式之一的犯罪之间的关系第43-44页
        二、伪造犯罪与假冒型犯罪的关系第44页
        三、伪造犯罪与诈骗型犯罪的关系第44-46页
结语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态商标”审查要件的研究
下一篇:家族商标使用下的混淆认定研究--以美国法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