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通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前言 | 第9-11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1-13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2.2.0 动静脉内瘘狭窄干预指征 | 第11页 |
| 2.2.1 手术操作 | 第11页 |
| 2.2.2 PTA术手术成功标准 | 第11-12页 |
| 2.2.3 相关终点定义 | 第12页 |
| 2.2.4 随访方法 | 第12页 |
| 2.2.5 收集指标 | 第12页 |
| 2.2.6 统计学方法 | 第12-13页 |
| 3 结果 | 第13-29页 |
| 3.1 基线资料 | 第13-15页 |
| 3.2 PTA术后通畅情况 | 第15-27页 |
| 3.2.1 总体通畅率分析 | 第15-17页 |
| 3.2.2 内瘘使用年限对术后通畅率影响 | 第17-19页 |
| 3.2.3 内瘘类型对术后通畅率影响 | 第19-21页 |
| 3.2.4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术后通畅率影响 | 第21-23页 |
| 3.2.5 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术后通畅率影响 | 第23-25页 |
| 3.2.6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通畅率比较 | 第25-27页 |
| 3.3 PTA患者初级通畅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 3.4 PTA患者次级通畅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 4 讨论 | 第29-32页 |
| 5 结论 | 第32-33页 |
| 缩略词表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 透析患者内瘘成熟失败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 第37-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