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 ·卟啉及金属卟啉的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 ·卟啉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 第8-9页 |
| ·卟啉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 ·卟啉及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应用 | 第9-12页 |
| ·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合成 | 第12-15页 |
| ·Alder法 | 第14页 |
| ·配体交换法 | 第14-15页 |
| ·模板法 | 第15页 |
| ·一步法 | 第15页 |
| ·咔唑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卟啉液晶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液晶的发现与性质 | 第18-19页 |
| ·液晶的分类 | 第19-20页 |
| ·卟啉液晶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20-22页 |
|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主要测试方法 | 第22-25页 |
| ·所用的试剂及纯化 | 第22-23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 ·试剂的纯化及处理 | 第23页 |
| ·所用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23-24页 |
| ·稀土氯化物的制备 | 第24-25页 |
| 第3章 N-烷基咔唑卟啉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 第25-37页 |
| ·N-烷基咔唑卟啉单体的合成 | 第25-28页 |
| ·N-烷基咔唑卟啉配体的合成路线 | 第25-26页 |
| ·N-烷基咔唑卟啉配体的合成方法 | 第26-28页 |
| ·N-烷基咔唑卟啉配体的表征 | 第28-37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28-29页 |
| ·红外光谱 | 第29-31页 |
| ·~1H核磁共振谱 | 第31-32页 |
| ·质谱 | 第32页 |
| ·摩尔电导 | 第32页 |
| ·荧光光谱 | 第32-35页 |
| ·热分析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第4章 过渡金属咔唑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7-55页 |
| ·过渡金属咔唑卟啉配合物的合成 | 第37-38页 |
| ·过渡金属咔唑卟啉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7页 |
| ·过渡金属咔唑卟啉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37-38页 |
| ·过渡金属咔唑卟啉配合物的表征 | 第38-51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8-41页 |
| ·红外光谱 | 第41-46页 |
| ·~1H核磁共振谱 | 第46-48页 |
| ·摩尔电导 | 第48页 |
| ·荧光—发射光谱 | 第48-50页 |
| ·差热—热重分析 | 第50-51页 |
| ·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第51-54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N-烷基咔唑卟啉配体及过渡金属卟啉的电化学性质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5章 稀土咔唑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55-66页 |
| ·稀土咔唑卟啉配合物的合成 | 第55-56页 |
| ·稀土咔唑卟啉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55页 |
| ·稀土咔唑卟啉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55-56页 |
| ·稀土咔唑卟啉配合物的表征 | 第56-65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56-58页 |
| ·红外光谱 | 第58-60页 |
| ·~1H核磁共振谱 | 第60-61页 |
| ·摩尔电导 | 第61-62页 |
| ·荧光—发射光谱 | 第62-63页 |
| ·差热—热重分析 | 第63-64页 |
| ·稀土咔唑卟啉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咔唑卟啉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液晶性质的研究 | 第66-69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66-67页 |
| ·X-ray衍射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7-80页 |
| Abstract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