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棉花中碱诱导蛋白质组的分析与鉴定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英文缩略表第10-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6页
    1.1 现阶段植物耐碱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1.1.1 碱胁迫对植物的损伤第13-14页
        1.1.2 植物适应碱胁迫的机制第14-16页
            1.1.2.1 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第14-15页
            1.1.2.2 合成保护性蛋白第15页
            1.1.2.3 清除活性氧第15-16页
            1.1.2.4 积累有机酸第16页
    1.2 棉花的耐碱性研究第16-19页
        1.2.1 碱胁迫对棉花的伤害第16-17页
        1.2.2 棉花耐碱性的特点第17-18页
        1.2.3 棉花耐碱的机理第18-19页
            1.2.3.1 渗透调节第18页
            1.2.3.2 活性氧清除系统的作用第18页
            1.2.3.3 有机酸调节第18-19页
    1.3 棉花的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第19-23页
        1.3.1 现阶段蛋白质组学的发展状况第19-20页
        1.3.2 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概况第20-23页
            1.3.2.1 样品制备技术第21-22页
            1.3.2.2 双向电泳技术第22页
            1.3.2.3 蛋白的质谱技术第22页
            1.3.2.4 蛋白芯片技术第22-23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3-2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6-45页
    2.1 实验所需材料第26-27页
        2.1.1 棉花材料第26页
        2.1.2 实验所需试剂第26-27页
        2.1.3 实验仪器与所用软件第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45页
        2.2.1 材料的种植与处理方法第27-28页
        2.2.2 棉花真叶蛋白提取第28-29页
        2.2.3 棉花叶片提取蛋白的定量第29-31页
        2.2.4 SDS凝胶电泳步骤第31-32页
        2.2.5 双向电泳步骤第32-36页
            2.2.5.1 双向电泳起前的准备工作第32页
            2.2.5.2 所需溶液配方第32-33页
            2.2.5.3 第一向等电聚焦第33-34页
            2.2.5.4 胶条平衡第34-35页
            2.2.5.5 第二向SDS-PAGE电泳第35-36页
        2.2.6 凝胶染色第36-39页
            2.2.6.1 硝酸银染色法第36-38页
            2.2.6.2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第38-39页
        2.2.7 凝胶扫描和分析第39-40页
            2.2.7.1 凝胶扫描第39页
            2.2.7.2 蛋白质的胶内酶解第39-40页
        2.2.8 质谱鉴定与数据库搜索第40-41页
        2.2.9 总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第41-45页
            2.2.9.1 总RNA的提取第41-43页
            2.2.9.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第43页
            2.2.9.4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流程第43-4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5-57页
    3.1 双向电泳的结果与分析第46-57页
        3.1.1 碱胁迫浓度及处理时间的选择第46页
        3.1.2 蛋白上样条件的初步优化第46-47页
        3.1.3 碱 12 h处理后棉花总蛋白质组图谱分析第47-49页
        3.1.4 碱处理 6 h后棉花的叶片蛋白质组图谱分析第49页
        3.1.5 碱处理 6 h后棉花的根蛋白质组图谱分析第49-50页
        3.1.6 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的质谱鉴定结果分析第50-54页
        3.1.7 总RNA完整性的检测第54-55页
        3.1.8 mRNA水平与蛋白质水平的比较第55-57页
第四章 讨论第57-62页
    4.1 12 h碱胁迫条件下耐碱棉花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第57-58页
    4.2 6 h碱胁迫条件下棉花叶片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第58-59页
    4.3 6 h碱胁迫条件下棉花根部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第59-62页
第五章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不同无性系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粮食产区CoLM模式的参数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