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队列管理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网络拥塞控制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网络拥塞控制主要技术 | 第12-22页 |
2.1 网络拥塞控制技术 | 第12-14页 |
2.1.1 网络拥塞及成因 | 第12页 |
2.1.2 拥塞控制与拥塞控制算法 | 第12-13页 |
2.1.3 拥塞控制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 | 第13-14页 |
2.2 基于源端的TCP拥塞控制技术 | 第14-18页 |
2.2.1 TCP拥塞控制概述 | 第14-17页 |
2.2.2 TCP拥塞控制主要算法 | 第17-18页 |
2.3 基于中间节点的队列管理技术 | 第18-21页 |
2.3.1 队列管理算法性能指标 | 第18页 |
2.3.2 被动队列管理算法 | 第18-20页 |
2.3.3 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公平性的经典AQM算法 | 第22-28页 |
3.1 AQM算法的公平性问题 | 第22页 |
3.2 经典的基于公平性的AQM算法 | 第22-27页 |
3.2.1 随机早期检测RED算法 | 第23-24页 |
3.2.2 FRED算法 | 第24-25页 |
3.2.3 CHOKe算法 | 第25-26页 |
3.2.4 XCHOKe算法 | 第26页 |
3.2.5 gCHOKe算法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基于采样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 第28-39页 |
4.1 gCHOKe算法的特点 | 第28页 |
4.2 sgCHOKe的算法原理 | 第28-36页 |
4.2.1 sgCHOKe算法的提出 | 第28-30页 |
4.2.2 采样机制的引入 | 第30-31页 |
4.2.3 几何分布函数算法 | 第31-35页 |
4.2.4 丢弃概率计算函数的改进 | 第35-36页 |
4.3 sgCHOKe算法的实现 | 第36-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sgCHOKe算法的仿真 | 第39-55页 |
5.1 NS-2网络仿真 | 第39-41页 |
5.1.1 NS2的组成与结构 | 第40页 |
5.1.2 NS2仿真流程 | 第40页 |
5.1.3 NS2仿真相关工具 | 第40-41页 |
5.2 sgCHOKe算法仿真 | 第41-54页 |
5.2.1 仿真拓扑结构与参数设置 | 第43-44页 |
5.2.2 网络吞吐量及公平性指数 | 第44-48页 |
5.2.3 平均队列长度稳定性 | 第48-49页 |
5.2.4 丢包概率 | 第49-50页 |
5.2.5 时延与时延抖动 | 第50-52页 |
5.2.6 链路利用率 | 第52-53页 |
5.2.7 总结 | 第53-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5页 |
6.2 展望与后续工作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