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卫星气溶胶产品评估与融合改进及其在区域PM2.5浓度估算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1.1 引言第13-17页
    1.2 相关研究回顾第17-24页
        1.2.1 国外颗粒物研究常用卫星AOD产品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2 国内卫星反演AOD研究进展第20-22页
        1.2.3 国内外卫星AOD遥感近地层颗粒物研究进展第22-24页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4-28页
第二章 气溶胶反演原理、资料与方法第28-36页
    2.1 MODIS陆地气溶胶反演算法及产品第28-30页
        2.1.1 暗像元法第28-29页
        2.1.2 深蓝算法第29-30页
        2.1.3 标准融合产品第30页
    2.2 资料概况与处理方法第30-36页
        2.2.1 地基AOD观测资料第30-33页
        2.2.2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第33页
        2.2.3 FY-3AMERSI卫星数据产品第33-34页
        2.2.4 MODIS卫星数据产品第34页
        2.2.5 再分析资料第34页
        2.2.6 地理信息资料第34-36页
第三章 MODIS与MERSIAOD产品精度评估第36-58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气溶胶季节变化特征和传输路径讨论第37-42页
        3.2.1 气溶胶季节变化特征第37-39页
        3.2.2 气溶胶传输路径讨论第39-42页
    3.3 MODIS与MERSI气溶胶产品精度验证第42-56页
        3.3.1 MERSI产品与地基观测的时空匹配性第42-43页
        3.3.2 各站点MODIS与MERSI产品精度对比第43-55页
        3.3.3 AOD产品区域分布特征分析第55-56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56-58页
第四章 MODIS多算法AOD产品的评估验证第58-92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暗像元法不同分辨率产品差异性分析第59-71页
        4.2.1 MODISDT-3km气溶胶产品与地基的时空匹配性研究第59-62页
        4.2.2 Terra/MODIS与Aqua/MODIS产品的精度评估第62-66页
        4.2.3 DT-3km与DT-10km产品在不同AOD区间的差异第66-68页
        4.2.4 DT-3km与DT-10km产品的季节差异第68-71页
    4.3 不同反演算法气溶胶产品精度验证第71-90页
        4.3.1 大城市站点第72-73页
        4.3.2 周边城市地区第73-81页
        4.3.3 城郊地区第81-84页
        4.3.4 森林站点第84-85页
        4.3.5 区域大气本底站第85-90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90-92页
第五章 气溶胶产品对近地层PM2.5反演精度的影响第92-124页
    5.1 引言第92-93页
    5.2 垂直订正、湿度订正原理与方法第93-96页
    5.3 各站点细颗粒浓度、关键气象因子季节变化特征第96-103页
        5.3.1 各站点PM2.5、PM2.5/PM10季节变化特征第96-99页
        5.3.2 各站点边界层高度逐月变化特征第99-101页
        5.3.3 各站点相对湿度逐月变化特征第101-103页
    5.4 多种卫星AOD产品高湿订正前后对PM2.5反演能力分析第103-121页
        5.4.1 卫星AOD产品与地基匹配样本数第103-105页
        5.4.2 高湿订正前后各城市AOD-PM2.5相关性对比分析第105-121页
    5.5 小结与讨论第121-124页
第六章 融合多算法AOD-PM_(2.5)统计模型构建和验证第124-146页
    6.1 引言第124-126页
    6.2 混合效应模型构建与验证方法第126-130页
        6.2.1 统计模型第126-129页
        6.2.2 模型验证方法第129-130页
    6.3 混合模型反演能力评估第130-135页
        6.3.1 AOD产品、高湿订正及站点效应对模型表现的影响第130-131页
        6.3.2 季节因子对模型表现的影响第131-134页
        6.3.3 气象因子对模型表现的影响第134-135页
    6.4 典型日京津冀地区PM2.5空间分布特征第135-144页
    6.5 小结与讨论第144-146页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第146-151页
    7.1 论文主要结论第146-149页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第149-150页
    7.3 讨论与展望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2页
附录I:英文名称缩写列表第162-164页
附录II: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64-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气颗粒物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系研究及健康风险评价
下一篇:东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服务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