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 第13-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1.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2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20-22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架构 | 第22-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24-25页 |
第2章 吉林省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43页 |
2.1 旅游产品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5-31页 |
2.1.1 旅游产品的概念 | 第25-26页 |
2.1.2 吉林省旅游产品开发和运行调研 | 第26-29页 |
2.1.3 吉林省旅游产品开发的分类和特点 | 第29-31页 |
2.2 吉林省旅游产品开发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 第31-34页 |
2.2.1 吉林省旅游集散地及旅游线路分布 | 第31-33页 |
2.2.2 吉林省旅游产品开发的区域特征 | 第33-34页 |
2.3 吉林省旅游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2.3.1 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第35-36页 |
2.3.2 旅游产品设计定位不明确优势特色不明显 | 第36-37页 |
2.3.3 创业推广力度不足 | 第37-38页 |
2.4 旅游产品开发未来趋势 | 第38-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3章 吉林省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 第43-62页 |
3.1 众创空间相关概念界定 | 第43-49页 |
3.1.1 众创空间的内涵和特征 | 第43-47页 |
3.1.2 吉林省众创空间的现状 | 第47-49页 |
3.2 吉林省众创空间的分布及发展特点 | 第49-56页 |
3.2.1 吉林省众创空间的区位分布 | 第49-52页 |
3.2.2 吉林省众创空间发展特点 | 第52-54页 |
3.2.3 吉林省众创空间类型 | 第54-56页 |
3.3 吉林省的众创空间存在问题分析 | 第56-59页 |
3.3.1 片面化的追求“量” | 第56-57页 |
3.3.2 空间闲置第三产业不足 | 第57-58页 |
3.3.3 空间内商业模式单一 | 第58-59页 |
3.4 吉林省众创空间发展趋势 | 第59-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吉林省旅游产品众创空间设计模式构建的态势分析及实施框架 | 第62-78页 |
4.1 吉林省旅游产品众创空间开发的优势 | 第62-68页 |
4.1.1 吉林省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 第62-63页 |
4.1.2 吉林省满族、朝鲜等族少数民族发源地的地缘优势 | 第63-67页 |
4.1.3 长白山山脉特有的自然禀赋、动植物资源优势 | 第67-68页 |
4.2 吉林省旅游产品众创空间开发的机遇 | 第68-71页 |
4.2.1 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是吉林省旅游产品众创空间开发的机遇 | 第69页 |
4.2.2 城镇化带来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旅游产业发展人力资源新力量 | 第69-70页 |
4.2.3 特色村镇建设是吉林新型旅游产品众创空间建设的机遇 | 第70-71页 |
4.3 吉林省旅游产品众创空间开发的挑战 | 第71-74页 |
4.3.1 生活休闲方式转变带来的短线旅游发展要求 | 第71-72页 |
4.3.2 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变化 | 第72-73页 |
4.3.3 消费者对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对旅游产品推广方式的变革 | 第73-74页 |
4.4 吉林省旅游产品众创空间开发现状的劣势 | 第74-76页 |
4.4.1 互联网+时代下便捷的资源共享在我省旅游产品设计中使用率低 | 第75页 |
4.4.2 各领域、行业间的交叉互补共同发展在我省旅游产品发展中结合不紧密 | 第75页 |
4.4.3 新科技和新媒体的运用在吉林省旅游产品开发中利用较少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吉林省旅游产品众创空间设计模式实施方法研究 | 第78-102页 |
5.1 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手工艺者集群为主体提升旅游产品设计创新和文化内涵 | 第78-81页 |
5.1.1 以现有创意科技文化产业园为基础进行旅游产品众创空间设计开发 | 第78-79页 |
5.1.2 开发以创意市集为核心的旅游衍生品众创空间 | 第79-80页 |
5.1.3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体建立旅游产品众创空间 | 第80-81页 |
5.2 以吉林省特色文化推广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众创空间 | 第81-84页 |
5.2.1 以长春市6个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推广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开发 | 第81-82页 |
5.2.2 以全省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特色文化展示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开发 | 第82-83页 |
5.2.3 以全省4个特色小镇宣传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开发 | 第83-84页 |
5.3 利用新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多行业联动创新机制进行旅游产品全面升级的众创空间 | 第84-87页 |
5.3.1 利用互联网资源最新技术最新科技成果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 | 第84-85页 |
5.3.2 发展生态农业满足城市人口生活休闲方式转变需要的城市周边体验式短途旅游产品 | 第85-86页 |
5.3.3 整合现有旅游线路进行省内联合推广和多地区联动旅游的众创空间开发 | 第86-87页 |
5.4 吉林省旅游产品众创空间设计实践 | 第87-101页 |
5.4.1 以长春市桂林路区域为例-设计实践构思 | 第87-91页 |
5.4.2 以长春市桂林路区域为例-设计实例解析 | 第91-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结论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