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3.1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3-17页 |
1.3.2 并购基金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并购行业发展现状 | 第19-31页 |
2.1 并购市场现状 | 第19-23页 |
2.2 并购基金现状 | 第23-28页 |
2.2.1 私募股权基金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2.2.2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状况 | 第25-26页 |
2.2.3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2.3 “上市公司+PE”并购基金 | 第28-30页 |
2.3.1 “上市公司+PE”运营模式 | 第28页 |
2.3.2 “上市公司+PE”运作流程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艾派克并购案例介绍 | 第31-39页 |
3.1 并购背景 | 第31-32页 |
3.2 并购主体 | 第32-36页 |
3.2.1 艾派克 | 第32-34页 |
3.2.2 美国利盟 | 第34-36页 |
3.3 并购过程 | 第36-38页 |
3.3.1 并购交易过程 | 第36-38页 |
3.3.2 并购基金的投资情况 | 第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艾派克并购案例分析 | 第39-53页 |
4.1 并购动因 | 第39-41页 |
4.1.1 艾派克 | 第39-40页 |
4.1.2 美国利盟 | 第40-41页 |
4.2 案例细节分析 | 第41-47页 |
4.2.1 并购基金多层级主体设置,嵌套杠杆 | 第41-43页 |
4.2.2 “反三角”交易结构实现风险隔离 | 第43-44页 |
4.2.3 使用创新金融工具私募EB(可交换债券)融资 | 第44-46页 |
4.2.4 使用“下推会计”进行商誉减值 | 第46-47页 |
4.3 “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的特定优势 | 第47-50页 |
4.4 风险分析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启示与建议 | 第53-58页 |
5.1 案例启示 | 第53-54页 |
5.2 对策和建议 | 第54-57页 |
5.2.1 并购基金层面 | 第54-56页 |
5.2.2 监管层面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