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人体生理学论文

上肢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肌电信号概述第9-10页
    1.3 表面肌电信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1 表面肌电信号去噪处理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3 表面肌电信号分类识别研究现状第14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4-16页
第2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产生和采集第16-31页
    2.1 肌肉电信号的产生机理第16-17页
    2.2 肌电信号的特点及其数学模型第17-21页
        2.2.1 肌电信号的特点第17-18页
        2.2.2 肌电信号的数学模型第18-21页
    2.3 动作模式和贴片位置的选择第21-22页
        2.3.1 动作模式的选择第21-22页
        2.3.2 电极位置选择第22页
    2.4 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第22-30页
        2.4.1 实验采集系统第23页
        2.4.2 肌电信号采集硬件第23-26页
        2.4.3 肌电信号采集软件第26-29页
        2.4.4 肌电信号采集实验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表面肌电信号去噪分析第31-45页
    3.1 噪声信号来源分析第31-32页
    3.2 数字滤波器去噪第32-36页
    3.3 小波去噪第36-42页
        3.3.1 小波基函数第36-37页
        3.3.2 小波变换第37-38页
        3.3.3 小波去噪的基本思想第38-42页
    3.4 去噪分析第42-44页
        3.4.1 去噪评价准则第42-43页
        3.4.2 去噪效果比较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分析第45-58页
    4.1 时域分析方法第45-46页
    4.2 频域分析方法第46-47页
    4.3 时频分析法第47-49页
        4.3.1 小波分析第47页
        4.3.2 多分辨率小波分析第47-49页
    4.4 实验结果分析第49-57页
        4.4.1 时域特征提取分析第49-51页
        4.4.2 频域特征提取分析第51页
        4.4.3 小波特征提取分析第51-56页
        4.4.4 特征向量的确定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识别第58-70页
    5.1 特征分类方法第58-59页
    5.2 BP神经网络分类器第59-64页
        5.2.1 BP标准算法第61-62页
        5.2.2 BP算法改进第62-63页
        5.2.3 网络设计第63-64页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64-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总结第70-71页
    6.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运动想象脑电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