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胡锦涛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本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17页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第17-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页
        1.4.2 论文基本框架第17-19页
第2章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第19-37页
    2.1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第19-23页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第19-21页
        2.1.2 列宁的民生思想第21-23页
    2.2 理论借鉴:西方民生思想第23-24页
    2.3 理论溯源:中国古、近代社会民生思想第24-28页
        2.3.1 中国古代社会民生思想第25-26页
        2.3.2 中国近代社会民生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第26-28页
    2.4 理论继承: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民生思想第28-37页
        2.4.1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第29-31页
        2.4.2 邓小平的民生思想第31-33页
        2.4.3 江泽民的民生思想第33-37页
第3章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内容第37-61页
    3.1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科学内涵第37-39页
        3.1.1 民生、民生思想、民生问题的内涵第37-38页
        3.1.2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内涵第38-39页
    3.2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9-58页
        3.2.1“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第39-41页
        3.2.2 实现“和谐社会”的民生目标第41-42页
        3.2.3“科学发展观”的民生指导思想第42页
        3.2.4“五位一体”的民生构成与实践第42-58页
    3.3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基本特征第58-61页
        3.3.1 和谐性与人民性第58-59页
        3.3.2 历史性与时代性第59-60页
        3.3.3 继承性与创新性第60-61页
第4章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第61-71页
    4.1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第61-66页
        4.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第61-62页
        4.1.2 促进了党的民生思想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第62-64页
        4.1.3 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第64-65页
        4.1.4 促进了党的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第65-66页
    4.2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实践价值第66-71页
        4.2.1 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第66页
        4.2.2 为今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民生建设提供了经验指导第66-68页
        4.2.3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第68-69页
        4.2.4 促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第69-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进程研究
下一篇:县级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