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7-12页 |
·20-羟二十烷四稀酸(20-HETE)与心血管疾病 | 第7-9页 |
·什么是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ydroxyeicosatetraenoic,20-HETE) | 第7-8页 |
·20-羟二十烷四烯酸在心血管中的作用 | 第8-9页 |
·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模型 | 第9页 |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9-12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2-19页 |
·实验动物 | 第1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2-13页 |
·实验仪器 | 第13-14页 |
·实验方法 | 第14-18页 |
·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培养及心肌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14页 |
·细胞生长存活率实验 | 第14-15页 |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 | 第15页 |
·Hoechst33342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 第15-16页 |
·线粒体膜电位观察 | 第16-17页 |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17-18页 |
·数据分析 | 第18-1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9-29页 |
·心肌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19-20页 |
·17-ODYA 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 | 第20-21页 |
·Hoechst33342 细胞染色结果 | 第21-23页 |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 | 第23-25页 |
·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 | 第25-27页 |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27-29页 |
4. 讨论 | 第29-34页 |
·课题设计及其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 第31-32页 |
·异丙肾上腺素通过线粒体途径(细胞内途径)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 第32页 |
·BCL 蛋白家族参与到了异丙肾上腺素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中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页 |
创新点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主要英文缩写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