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调制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高阶调制信号发生器的理论基础 | 第14-28页 |
2.1 软件无线电思想 | 第14-16页 |
2.1.1 软件无线的主要特点 | 第14-15页 |
2.1.2 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 | 第15-16页 |
2.2 数字调制原理 | 第16-20页 |
2.2.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 第16-18页 |
2.2.2 正交振幅调制(QAM)原理 | 第18-19页 |
2.2.3 IQ调制原理 | 第19-20页 |
2.3 数字上变频系统 | 第20-23页 |
2.3.1 数字上变频原理 | 第20-21页 |
2.3.2 整数倍内插 | 第21-23页 |
2.3.3 采样率分数倍变换 | 第23页 |
2.4 高效数字滤波理论 | 第23-27页 |
2.4.1 半带滤波器(HB) | 第24-25页 |
2.4.2 积分梳状滤波器(CIC) | 第25-26页 |
2.4.3 数字混频正交变换理论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高阶调制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 | 第28-43页 |
3.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28-29页 |
3.2 基带信号处理模块 | 第29-31页 |
3.2.1 DSP处理器TM320VC5509A | 第29页 |
3.2.2 DSP外围电路设计 | 第29-31页 |
3.3 上变频模块 | 第31-35页 |
3.3.1 上变频器AD9857 | 第31-33页 |
3.3.2 串口通信接口设计 | 第33-34页 |
3.3.3 并口通信接口设计 | 第34页 |
3.3.4 AD9857外围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3.4 CPLD控制模块 | 第35-39页 |
3.4.1 CPLD和FLASH存储器 | 第35-36页 |
3.4.2 按键和液晶显示器接口设计 | 第36-38页 |
3.4.3 FLASH高位地址扩展接口设计 | 第38-39页 |
3.5 电路的PCB设计 | 第39-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高阶调制信号发生器的软件设计 | 第43-63页 |
4.1 基带信号处理 | 第43-49页 |
4.1.1 伪随机码序列程序设计 | 第43-45页 |
4.1.2 IQ映射程序设计 | 第45-47页 |
4.1.3 根升余弦滤波程序设计 | 第47-49页 |
4.2 串口通信模块 | 第49-55页 |
4.2.1 AD9857串口分析 | 第49-51页 |
4.2.2 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初始化 | 第51-54页 |
4.2.3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4.3 并口通信模块 | 第55-59页 |
4.3.1 AD9857并口分析 | 第55-56页 |
4.3.2 外部中断初始化 | 第56-57页 |
4.3.3 并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4.4 FLASH存储模块 | 第59-62页 |
4.4.1 异步存储器(EMIF)接口初始化 | 第59-60页 |
4.4.2 数据烧写程序设计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测试平台搭建及结果分析 | 第63-71页 |
5.1 测试步骤及结果分析 | 第64-70页 |
5.1.1 SPI通信时序测试 | 第64-65页 |
5.1.2 液晶屏菜单显示 | 第65-66页 |
5.1.3 单频正弦信号测试 | 第66-68页 |
5.1.4 64ASK信号测试 | 第68-69页 |
5.1.5 64QAM信号测试 | 第69-70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附录A 电源模块原理图 | 第79-80页 |
附录B 时钟复位JTAG原理图 | 第80-81页 |
附录C DSP模块原理图 | 第81-82页 |
附录D FLASH和CPLD模块原理图 | 第82-84页 |
附录E 上变频模块原理图 | 第84-85页 |
附录F 高阶调制信号发生器实物图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