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唐代丝绸之路演变与西北市场格局的变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22页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范围第11页
 三、研究方案第11-13页
 四、相关研究成果第13-22页
第一章 丝绸之路发展的环境基础与变迁第22-37页
 第一节 丝绸之路沿线的地理环境第22-26页
  一、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第22-24页
  二、丝绸之路沿线的社会环境第24-26页
 第二节 唐代丝绸之路的变迁第26-35页
  一、唐前期丝绸之路的路线(618-755年)第26-33页
  二、唐中期丝绸之路的线路(755-840年)第33-34页
  三、唐后期丝绸之路的通道(840-907年)第34-35页
 小结第35-37页
第二章 丝路东段地区商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变动第37-65页
 第一节 丝路东段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第37-43页
  一、丝路东段地区之社会经济状况第38-40页
  二、贸易类型、范围及市场分布第40-43页
 第二节 华戎交汇一都市——敦煌市场的盛衰第43-50页
  一、唐前期敦煌市场的发展第43-48页
  二、安史之乱后的敦煌市场第48-50页
 第三节 河西地区市场格局的变动第50-57页
  一、隋至唐前期甘州商业市场的起伏第50-52页
  二、唐朝河西走廊的开发与凉州的崛起第52-57页
 第四节 甘、凉二州市场地位的转变及其影响机制第57-64页
  一、交通因素第57-58页
  二、政治因素(政策制度)第58-59页
  三、军事因素第59-62页
  四、环境因素第62-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三章 丝路交通与西域地区市场格局的变动第65-95页
 第一节 唐朝对西域的经营与西域经济的发展第65-73页
  一、唐朝对西域的经营第65-69页
  二、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69-71页
  三、贸易类型、范围及其市场分布第71-73页
 第二节 唐朝势力的进退与西、庭二州市场地位的变动第73-87页
  一、伊西庭地区商业的发展和西州中心市场地位之确立第73-85页
  二、安史之乱后庭州市场地位的提高第85-87页
 第三节 西域绿洲城镇商业市场的初步考察第87-92页
 第四节 西域地区市场的兴衰及其影响因素第92-94页
  一、交通因素第92-93页
  二、军事因素第93-94页
 小结第94-95页
第四章 丝路交通与关内道地区的市场格局第95-112页
 第一节 唐代关内道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商业市场概况第95-100页
  一、关内道地区经济的发展第95-99页
  二、贸易类型、性质及市场分布第99-100页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原州商业市场的兴衰第100-105页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变迁与灵州市场地位的提高第105-111页
 小结第111-112页
第五章 结论第112-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河岷洮地区的社会稳定与政府控制
下一篇:对班昭与《女诫》的重新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