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3页 |
目录 | 第13-16页 |
表格目录 | 第16-17页 |
图片目录 | 第17-18页 |
绪论 | 第18-21页 |
第一部分: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 | 第21-37页 |
1 对象与方法 | 第21-24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1.2 资料收集及检测方法 | 第22-24页 |
1.2.1 临床资料 | 第22页 |
1.2.2 实验室资料 | 第22页 |
1.2.3 诊断标准 | 第22-23页 |
1.2.4 肾穿刺病理资料 | 第23-24页 |
1.3 统计方法 | 第24页 |
2 结果 | 第24-33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24-29页 |
2.1.1 临床表现 | 第25-26页 |
2.1.2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 第26-28页 |
2.1.3 IMN 患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 第28-29页 |
2.2 IMN 患者职业危害初步探讨 | 第29-30页 |
2.3 病理资料 | 第30-33页 |
2.3.1 光镜资料 | 第30页 |
2.3.2 免疫荧光 | 第30-31页 |
2.3.3 电镜分期 | 第31-32页 |
2.3.4 临床与病理联系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7页 |
第二部分: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球 IgG 亚型沉积情况及其与狼疮性肾炎的比较 | 第37-51页 |
1 对象与方法 | 第38-41页 |
1.1 对象 | 第38页 |
1.2 资料收集及检测方法 | 第38-41页 |
1.2.1 临床资料 | 第38页 |
1.2.2 实验室资料 | 第38-39页 |
1.2.3 肾穿刺病理资料 | 第39-41页 |
1.3 统计方法 | 第41页 |
2 结果 | 第41-48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41-42页 |
2.2 病理资料 | 第42-43页 |
2.3 IgG 亚型沉积结果 | 第43-47页 |
2.3.1 IMN 组 IgG 亚型沉积结果 | 第43-44页 |
2.3.2 不同病理分期的 IMN 患者 IgG 亚型沉积情况比较 | 第44-46页 |
2.3.3 NS 组与非 NS 组 IgG 亚型沉积情况比较 | 第46-47页 |
2.4 MLN 患者肾组织 IgG 亚型沉积情况及其与 IMN 患者的比较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1页 |
第三部分 同治疗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比较 | 第51-61页 |
1 对象与方法 | 第52-55页 |
1.1 对象 | 第52-53页 |
1.2 基线资料收集 | 第53页 |
1.2.1 临床资料 | 第53页 |
1.2.2 实验室及病理资料 | 第53页 |
1.3 治疗方案 | 第53-54页 |
1.4 随访 | 第54页 |
1.5 疗效评估 | 第54页 |
1.6 统计方法 | 第54-55页 |
2 结果 | 第55-57页 |
2.1 基线结果比较 | 第55-56页 |
2.2 治疗结果比较 | 第56-57页 |
2.2.1 两组组内治疗结果比较 | 第56页 |
2.2.2 两组组间疗效的评判 | 第56-57页 |
2.2.3 不良反应 | 第57页 |
3 讨论 | 第57-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Foreword | 第62-65页 |
Part 1: The review of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 第65-80页 |
Part 2: The distribution of IgG subclasses de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and the comparison with lupus nephritis | 第80-95页 |
Part 3: Efficacy of different immunosuppression regimes in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 第95-104页 |
Conclusion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3页 |
综述 | 第113-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