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深圳市前海合作区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第12页
        1.1.2 前海的充分市场化环境和发展要求第12-13页
        1.1.3 前海城市规划有关弹性管理的尝试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5-2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3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25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5 研究框架第25-26页
第2章 前海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的基础研究第26-52页
    2.1 前海城市规划管理的外部需求第26-29页
        2.1.1 广东应对“新型城镇化”变革第26-27页
        2.1.2 深圳市探寻“转型升级”突破第27-29页
    2.2 前海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在基础第29-33页
        2.2.1 统领地位明显第29页
        2.2.2 面临挑战明确第29-30页
        2.2.3 体制机制依托第30-32页
        2.2.4 创新思路明晰第32-33页
    2.3 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的基本概念第33-35页
        2.3.1 弹性管理思路的界定第33页
        2.3.2 整体弹性管理的要求第33-35页
    2.4 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的理论基础第35-44页
        2.4.1 理论缘起和深入发展第35-37页
        2.4.2 价值取向和主要特征第37-40页
        2.4.3 范围原则和层次划分第40-44页
    2.5 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的境内外案例研究第44-51页
        2.5.1 体现目标弹性的伦敦金丝雀码头第44-46页
        2.5.2 践行程序弹性的香港第46-48页
        2.5.3 依托组织弹性的天津滨海新区第48-49页
        2.5.4 保障内容弹性的台北信义计划区第49-50页
        2.5.5 实现过程弹性的新加坡第50-51页
    2.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前海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的需求分析第52-73页
    3.1 全方位对港合作的创新性发展需求第52-56页
        3.1.1 管理制度体现深港协同目标第52-54页
        3.1.2 管理方式满足香港行业需求第54-56页
    3.2 适应爆发式建设的协调性机制需求第56-61页
        3.2.1 城市规划依据的统筹性任务第56-57页
        3.2.2 开发控制体系的精细化要求第57-61页
    3.3 全过程一体化下的系统性体制需求第61-64页
        3.3.1 管理职能的内在权责界定第61-62页
        3.3.2 管理工作的对外联系要求第62-64页
    3.4 发挥市场积极性的开放性环境需求第64-68页
        3.4.1 市场主体地位的重要保障第65-66页
        3.4.2 市场配置空间效率的提升第66-68页
    3.5 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动态性建设需求第68-72页
        3.5.1 设计方案的“国际化”视野第68-70页
        3.5.2 建设管控的“全寿命”要求第70-72页
    3.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前海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的框架建构第73-102页
    4.1 前海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的实践目标第73-74页
        4.1.1 近期的诱导城市设计创新第73页
        4.1.2 中期的激发城市建设活力第73-74页
        4.1.3 远期的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第74页
    4.2 前海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的层次范围第74-76页
        4.2.1 宏观层面的回应情况保证第74-75页
        4.2.2 中观层面的利益关系协调第75页
        4.2.3 微观层面的开发效率体现第75-76页
    4.3 前海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的基本要素第76-80页
        4.3.1 价值取向第76页
        4.3.2 行为主体第76-77页
        4.3.3 作用对象第77页
        4.3.4 政策配套第77-78页
        4.3.5 技术支撑第78-79页
        4.3.6 结构体系第79-80页
    4.4 前海城市规划管理的弹性制度体系第80-82页
        4.4.1 保障性制度的效率要求第81-82页
        4.4.2 创新性制度的立意要求第82页
    4.5 前海城市规划管理的弹性行政体系第82-84页
        4.5.1 主管部门的服务性管控第82-83页
        4.5.2 临时平台的协调性延展第83-84页
        4.5.3 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外移第84页
        4.5.4 职能结构的动态性优化第84页
    4.6 前海城市规划管理的弹性规划体系第84-95页
        4.6.1 综合规划的管控内容和方法第85-89页
        4.6.2 开发单元规划的管控内容和方法第89-94页
        4.6.3 专项规划的管控内容和方法第94-95页
        4.6.4 调整更新过程的依据和手段第95页
    4.7 前海城市规划管理的弹性实施体系第95-101页
        4.7.1 开发活动促进的针对性措施第96-98页
        4.7.2 开发形式应变的灵活性应对第98-99页
        4.7.3 开发利益补偿的多样化渠道第99-100页
        4.7.4 开发许可改革的差别化流程第100-101页
    4.8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5章 前海城市规划弹性管理的策略研究第102-137页
    5.1 加强城市规划制度体系的创新性第102-106页
        5.1.1 推出独立的规划管理办法和设计标准第102-103页
        5.1.2 施行技术统筹的总规划师制度第103-105页
        5.1.3 引入综合性和实效性的评估回馈制度第105页
        5.1.4 建立多角度和全过程的激励监督制度第105-106页
    5.2 提升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有效性第106-113页
        5.2.1 建构扁平的管理机构第106-108页
        5.2.2 保障效力的协调平台第108-109页
        5.2.3 推行授权的专业人士第109-111页
        5.2.4 注重全面的过程参与第111-113页
    5.3 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应对性第113-128页
        5.3.1 明确发展应变的综合规划第114-116页
        5.3.2 丰富利益协商的开发单元规划第116-121页
        5.3.3 梳理技术创新的专项规划第121-122页
        5.3.4 关注动态的规划评估和调整第122-128页
    5.4 保障城市规划实施体系的灵活性第128-136页
        5.4.1 加强开发引导的适应选择第128-131页
        5.4.2 实现开发形式的需求导向第131-132页
        5.4.3 推行开发利益的梯度调控第132-134页
        5.4.4 落实开发过程的动态管理第134-136页
    5.5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结论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5-147页
致谢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圳市屋顶绿化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