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近50年极端降水变化对黄河流域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选题依据第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22页
        1.3.1 降水变化研究第15-17页
        1.3.2 极端降水变化研究第17-18页
        1.3.3 径流泥沙变化研究第18-19页
        1.3.4 降水变化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研究第19-22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2-30页
    2.1 研究目标第22页
    2.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2.2.1 河龙区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第22页
        2.2.2 河龙区间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第22页
        2.2.3 河龙区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第22页
        2.2.4 河龙区间径流泥沙变化特征及其与各降水指标的关系分析第22页
        2.2.5 极端降水变化对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的影响评估第22-23页
    2.3 研究区概况第23-24页
    2.4 数据资料第24-25页
        2.4.1 基础资料质量控制第24-25页
        2.4.2 极端降水指标选取第25页
    2.5 研究方法第25-28页
        2.5.1 气候水文要素变化分析第25-26页
        2.5.2 气候水文要素突变检验第26-27页
        2.5.3 各降水指标空间分布特征第27页
        2.5.4 降水变化对水沙变化的影响第27-28页
    2.6 技术路线第28-30页
第三章 近 50 年河龙区间降水变化分析第30-40页
    3.1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第30-33页
        3.1.1 年均降水空间分布第30-31页
        3.1.2 年均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第31-32页
        3.1.3 年均四季降水空间分布第32-33页
    3.2 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变化第33-39页
        3.2.1 年内变化第33-34页
        3.2.2 年际变化第34-37页
        3.2.3 年代变化第37-39页
    3.3 降水变化趋势分析第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河龙区间极端降水变化分析第40-49页
    4.1 极端降水指标空间分布特征第40-42页
    4.2 极端降水指标动态变化第42-47页
        4.2.1 河龙区间极端降水指标变化趋势分析第42-46页
        4.2.2 各站点极端降水指标变化趋势分析第46-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河龙区间降雨侵蚀力变化分析第49-63页
    5.1 降雨侵蚀力计算第49-50页
    5.2 河龙区间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第50-53页
        5.2.1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第50-51页
        5.2.2 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第51-52页
        5.2.3 降雨侵蚀力年代变化第52-53页
        5.2.4 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分析第53页
    5.3 皇甫川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第53-61页
        5.3.1 研究区概况第54页
        5.3.2 资料搜集与处理第54-55页
        5.3.3 结果分析第55-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河龙区间径流和泥沙变化及其与各降水指标的关系分析第63-72页
    6.1 径流量变化分析第63-66页
        6.1.1 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第63-64页
        6.1.2 径流量年代变化第64页
        6.1.3 径流量突变检验第64-66页
    6.2 输沙量变化分析第66-68页
        6.2.1 输沙量变化趋势分析第66页
        6.2.2 输沙量年代变化第66-67页
        6.2.3 输沙量突变检验第67-68页
    6.3 径流和泥沙与各降水指标的关系分析第68-71页
        6.3.1 径流量与各降水指标关系分析第68-69页
        6.3.2 泥沙量与各降水指标关系分析第69-71页
    6.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七章 极端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的影响评估第72-85页
    7.1 降水指标年代分布第72-74页
        7.1.1 R95p 年代分布第72-73页
        7.1.2 R10p 年代分布第73-74页
    7.2 人类活动分析第74页
    7.3 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区间水沙变化的影响第74-78页
        7.3.1 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区间径流变化的影响第74-76页
        7.3.2 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区间输沙变化的影响第76-78页
    7.4 极端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区间水沙变化的影响第78-83页
        7.4.1 极端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区间径流变化的影响第78-80页
        7.4.2 极端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区间输沙变化的影响第80-83页
    7.5 2000~2011 年水沙变化原因分析第83-84页
    7.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8页
    8.1 主要结论第85-86页
    8.2 论文创新点第86-87页
    8.3 论文不足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致谢第92-93页
作者简介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态位模型的传统中药秦艽潜在地理分布研究
下一篇:主动配电网中含有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无功优化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