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5页
    1.1 桉树人工林研究概况第13-16页
        1.1.1全球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第13-15页
        1.1.2 中国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第15-16页
    1.2 人工林生物量研究综述第16-19页
        1.2.1 生物量相关概念第16页
        1.2.2 生物量研究概况第16-17页
        1.2.3 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1 碳储量的相关概念第19页
        1.3.2 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3 森林土壤碳储量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 炼山清理和施生物炭对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第21-22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第25-33页
    2.1 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第25-26页
        2.1.1 地理位置第25页
        2.1.2 地质地貌第25页
        2.1.3 气候条件第25-26页
        2.1.4 土壤特征第26页
        2.1.5 植被特征第26页
    2.2 样地设置与研究方法第26-31页
        2.2.1 试验设计和样地选择第26-28页
        2.2.2 林分和群落生物量测定与计算第28-29页
        2.2.3 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测定及样品采集第29-30页
        2.2.4 土壤调查及样品采集第30-31页
    2.3 含碳率的测定与碳储量的计算第31-32页
        2.3.1 土壤样品有机碳含量的测定第31页
        2.3.2 植物样品含碳率的测定第31页
        2.3.3 碳储量的计算第31-32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32-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3-53页
    3.1 不同处理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第33-37页
        3.1.1 桉树生物量估算模型第33页
        3.1.2 乔木层生物量第33-36页
        3.1.3 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生物量第36-37页
    3.2 不同处理桉树人工林的生产力第37-41页
        3.2.1 乔木层生产力第37-39页
        3.2.2 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生产力第39-41页
    3.3 不同处理桉树人工林的碳储量第41-53页
        3.3.1 生物量碳储量第41-46页
        3.3.2 土壤碳储量第46-50页
        3.3.3 生态系统碳储量第50-53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53-58页
    4.1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桉树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第53-55页
        4.1.1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第53-54页
        4.1.2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桉树人工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生物量的影响第54-55页
    4.2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桉树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第55-56页
    4.3 炼山和施生物炭对按树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第56-57页
    4.4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炼山和施肥对巨尾桉红锥混交林生物量和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下一篇:模拟氮沉降对桢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