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研究问题与意义 | 第7-8页 |
二、 电视节目互动研究相关文献回顾 | 第8-10页 |
三、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四、 研究结论和创新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节目互动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媒介融合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一、 媒介融合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 媒介融合的分类 | 第13页 |
第二节 互动的相关理论 | 第13-17页 |
一、 互动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互动观念的来源 | 第14-17页 |
第三节 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 | 第17-19页 |
一、 媒介技术融合 | 第17页 |
二、 媒介资源融合 | 第17-18页 |
三、 媒介产业融合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节目互动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媒介融合带来的电视变革 | 第19-21页 |
一、 媒介融合下电视媒介技术的革新 | 第19-20页 |
二、 媒介融合下电视的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互动的发展 | 第21-25页 |
一、 新媒体技术推进电视节目互动形态变化 | 第21-22页 |
二、 受众格局的改变影响电视节目互动内容变化 | 第22-25页 |
三、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互动的产业链变化 | 第25页 |
第三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节目互动形式设置与内容分析 | 第25-42页 |
第一节 电视节目互动的形式 | 第25-30页 |
一、 互动形式的分类 | 第25-26页 |
二、 直接互动的现状 | 第26-27页 |
三、 应用直接互动的电视节目类型 | 第27-28页 |
四、 间接互动的现状 | 第28-29页 |
五、 应用间接互动的电视节目类型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电视节目互动的内容 | 第30-42页 |
一、 直接互动内容构成 | 第30页 |
二、 间接互动内容构成 | 第30-35页 |
三、 案例分析 | 第35-42页 |
第三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直接互动与间接互动的融合 | 第42页 |
第四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互动的局限与对策 | 第42-49页 |
第一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互动的局限 | 第42-45页 |
一、 互动形式“同质化”,缺乏制作理念 | 第42-44页 |
二、 互动内容“一锅谈”,缺乏分层互动模式 | 第44页 |
三、 互动衍生品开发单一,产业链循环欠缺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互动的对策研究 | 第45-49页 |
一、 跨媒体整合,取得互动“新”形式 | 第45-46页 |
二、 加强受众心理效应,做到“真正”受众为本 | 第46-47页 |
三、 开拓新产品,满足产业“需要”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互动的发展态势 | 第49-56页 |
第一节 电视节目互动的形式发展趋势 | 第49-51页 |
一、 直接互动形式的发展趋势 | 第49-50页 |
二、 间接互动形式的发展趋势 | 第50-51页 |
第二节 电视节目互动的内容发展趋势 | 第51-54页 |
一、 受众需求决定内容方向,体现社会价值 | 第51-53页 |
二、 内容整合、个性化发展、渠道扩张 | 第53-54页 |
第三节 电视节目互动的产业链发展趋势 | 第54-56页 |
一、 市场转型与产业化满足 | 第54-55页 |
二、 发展产业链下游、衍生线下产品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注释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清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