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煤斗减震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TMD 减震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无轴粘滞阻尼器减震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侧煤仓火电厂主厂房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16-44页 |
2.1 前言 | 第16页 |
2.2 结构模型介绍 | 第16-17页 |
2.3 侧煤仓火电厂主厂房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17-20页 |
2.4 侧煤仓火电厂主厂房结构的反应谱分析 | 第20-22页 |
2.5 侧煤仓火电厂主厂房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 | 第22-24页 |
2.6 侧煤仓火电厂主厂房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24-30页 |
2.6.1 X 向推覆(按 X 向第一振型加载) | 第25-28页 |
2.6.2 Y 向推覆(按 Y 向第一振型加载) | 第28-30页 |
2.6.3 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 第30页 |
2.7 侧煤仓火电厂主厂房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30-43页 |
2.7.1 ABAQUS 弹塑性模型说明 | 第30-33页 |
2.7.2 三组波主方向作用于 X 方向的情况 | 第33-39页 |
2.7.3 三组波主方向作用于 Y 方向的情况 | 第39-43页 |
2.7.4 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 第4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支承式煤斗减震技术在侧煤仓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 第44-72页 |
3.1 前言 | 第44页 |
3.2 支承式煤斗的构造介绍 | 第44-45页 |
3.3 支承式煤斗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 | 第45-62页 |
3.3.1 参数设计 | 第45-46页 |
3.3.2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46-62页 |
3.3.3 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 | 第62页 |
3.4 支承式煤斗减震结构参数优化分析 | 第62-67页 |
3.4.1 分析工况 | 第62-63页 |
3.4.2 天然波 1 主方向作用于 X 方向的情况 | 第63-65页 |
3.4.3 人工波主方向作用于 Y 方向的情况 | 第65-67页 |
3.4.4 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 | 第67页 |
3.5 支承式煤斗减震结构截面优化分析 | 第67-70页 |
3.5.1 截面优化 | 第67页 |
3.5.2 三组波主方向作用于 X 方向的情况 | 第67-69页 |
3.5.3 三组波主方向作用于 Y 方向的情况 | 第69-7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4章 利用上部楼层作为 TMD 质量块的减震技术在侧煤仓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 第72-82页 |
4.1 前言 | 第72页 |
4.2 利用上部楼层作为 TMD 质量块的构造方案 | 第72-73页 |
4.3 上部楼层作为 TMD 质量块的侧煤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 | 第73-80页 |
4.3.1 参数设计 | 第73-74页 |
4.3.2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74-80页 |
4.3.3 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 | 第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无轴粘滞阻尼器的性能试验与应用研究 | 第82-90页 |
5.1 前言 | 第82页 |
5.2 无轴粘滞阻尼器性能试验 | 第82-84页 |
5.2.1 构造方案 | 第82-83页 |
5.2.2 阻尼器参数设计 | 第83-84页 |
5.2.3 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84页 |
5.3 无轴粘滞阻尼器有限元分析 | 第84-86页 |
5.4 无轴粘滞阻尼器减震分析 | 第86-88页 |
5.4.1 Benchmark 模型简介 | 第86-87页 |
5.4.2 非线性动力分析 | 第87-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0页 |
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