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一、共犯本质讨论、过失共犯的理论争议及评述 | 第18-23页 |
(一) 有关共犯本质的不同学说 | 第18页 |
1.犯罪共同说 | 第18页 |
2.行为共同说 | 第18页 |
(二) 国外大陆法系学者对于过失共同犯罪的观点 | 第18-20页 |
1.否定说 | 第19页 |
2.肯定说 | 第19-20页 |
(三) 我国学者对于过失共同犯罪的观点 | 第20-21页 |
1.否定论 | 第20-21页 |
2.肯定论 | 第21页 |
(四) 本人的评述以及观点 | 第21-23页 |
二、有关过失共同犯罪的各国立法以及判例研究 | 第23-26页 |
(一) 国外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的立法与判例 | 第23页 |
1.立法与判例皆否定的情况 | 第23页 |
2.立法不明确但判例肯定的情况 | 第23页 |
3.完全肯定过失共犯的情况 | 第23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之相关判例 | 第23-24页 |
1.英国刑法判例 | 第23-24页 |
2.美国刑法判例 | 第24页 |
(三) 我国的相关立法情况 | 第24-26页 |
1.旧中国相关立法之规定 | 第24页 |
2.我国现行刑法之规定 | 第24-26页 |
三、过失共同犯罪的概念、构成以及成立范围 | 第26-39页 |
(一) 过失共同犯罪的概念及理论争议 | 第26-28页 |
1.观点之一 | 第26页 |
2.观点之二 | 第26页 |
3.观点之三 | 第26页 |
4.对以上观点的评述 | 第26-28页 |
(二) 过失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 第28-30页 |
1.过失共犯构成要件理论争议 | 第28页 |
2.笔者的评述 | 第28-30页 |
(三) 本人关于过失共同犯罪概念及构成要件的观点 | 第30-32页 |
1.本人关于过失共犯概念的观点 | 第30页 |
2.本人关于过失共犯构成要件的观点 | 第30-32页 |
(四) 关于共同注意义务的讨论 | 第32-35页 |
1.职务与业务行为形成的共同注意义务 | 第32-33页 |
2.法律明文规定的共同注意义务 | 第33页 |
3.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成立的监督义务 | 第33-35页 |
(五) 不属于过失共同犯罪的情形 | 第35-39页 |
1.过失竞合 | 第35页 |
2.过失的狭义共犯问题 | 第35-39页 |
四、过失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 第39-43页 |
(一) 我国现行刑法中对过失共同犯罪的责任分配 | 第39页 |
(二) 本人关于过失共同犯罪责任分配方式的观点 | 第39-43页 |
1.过失程度与责任分配 | 第40页 |
2.因果关系与责任分配 | 第40-43页 |
五、我国刑法中承认过失共犯的必要性、现行立法缺陷及完善意见 | 第43-49页 |
(一) 我国刑法中规定过失共同犯罪的必要性 | 第43-44页 |
1.现实必要性 | 第43页 |
2.法律必要性 | 第43页 |
3.有利于对此类案件进行预防 | 第43-44页 |
4.充分的理论支持 | 第44页 |
5.对国外立法与判例优点的吸收与总结 | 第44页 |
(二) 我国现行刑法相关规定之缺陷及完善 | 第44-49页 |
1.我国刑法总则部分关于共同犯罪规定之疏漏以及完善意见 | 第45-46页 |
2.关于交通肇事司法解释的重构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个人简况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