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压电效应简述 | 第12-13页 |
1.3 压电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压电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1.4.1 固相合成法 | 第15-16页 |
1.4.2 溶胶-凝胶法 | 第16页 |
1.4.3 水热法 | 第16-17页 |
1.5 发电材料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5.1 氧化锌纳米发电结构 | 第17-19页 |
1.5.2 PZT 纳米线阵列发电机 | 第19页 |
1.5.3 树脂基复合发电材料 | 第19-20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1-27页 |
2.1 压电基体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1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1页 |
2.1.3 钛酸钡粉体接枝纳米碳管的制备流程 | 第21页 |
2.1.4 钛酸钡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2.2 发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2-25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2页 |
2.2.3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发电材料的制备流程及工艺参数 | 第22-23页 |
2.2.4 聚偏氟乙烯(PVDF)发电材料的制备流程及工艺参数 | 第23-25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2.3.1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25页 |
2.3.2 Raman 光谱分析 | 第25页 |
2.3.3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5页 |
2.3.4 介电性能分析 | 第25-26页 |
2.3.5 压电性能分析 | 第26页 |
2.3.6 发电性能分析 | 第26页 |
2.3.7 铁电性能分析 | 第26-27页 |
第3章 压电填充物的合成 | 第27-40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CVD 法制备钛酸钡颗粒接枝纳米碳管 | 第27-36页 |
3.2.1 催化剂种类及其含量的确定 | 第27-32页 |
3.2.2 CVD 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32-33页 |
3.2.3 CH4与 Ar/H2比例的确定 | 第33页 |
3.2.4 气体流速的确定 | 第33-36页 |
3.3 水热法合成 BaTiO3纳米线 | 第36-38页 |
3.3.1 水和乙醇对 BaTiO3纳米线形貌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搅拌时间对 BaTiO3纳米线形貌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PDMS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40-53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PDMS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40-45页 |
4.2.1 PDMS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形貌 | 第40-42页 |
4.2.2 PDMS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相结构 | 第42-44页 |
4.2.3 PDMS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 Raman 表征 | 第44-45页 |
4.3 PDMS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45-51页 |
4.3.1 PDMS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发电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4.3.2 PDMS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介电性能测试 | 第47-50页 |
4.3.3 PDMS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压电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PVDF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53-68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PVDF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53-58页 |
5.2.1 PVDF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表面形貌 | 第53-55页 |
5.2.2 PVDF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相结构 | 第55-57页 |
5.2.3 PVDF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 Raman 表征 | 第57-58页 |
5.3 PVDF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58-66页 |
5.3.1 PVDF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发电性能测试 | 第58-59页 |
5.3.2 PVDF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介电性能测试 | 第59-63页 |
5.3.3 PVDF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铁电性能测试 | 第63-65页 |
5.3.4 PVDF 基复合发电材料的压电性能测试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