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及其设计、计算论文

超临界水冷堆三维瞬态耦合程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超临界水堆概念设计的相关研究第14-17页
        1.2.2 超临界水堆物理-热工耦合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1.2.3 超临界水堆稳态及瞬态计算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2.4 本团队关于超临界水堆研究情况第19页
    1.3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0-21页
第2章 研究对象及计算工具第21-26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研究对象第21-23页
        2.2.1 堆型结构第21-22页
        2.2.2 组件结构第22页
        2.2.3 堆型结构材料第22页
        2.2.4 堆型设计参数第22-23页
    2.3 计算工具第23-25页
        2.3.1 DRAGON程序第23-24页
        2.3.2 DONJON程序第24页
        2.3.3 TDNC程序第24页
        2.3.4 TDN-TCAC 程序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物理与热工三维耦合计算模型第26-38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稳态计算模型第26-30页
        3.2.1 稳态物理计算模型第26-27页
        3.2.2 稳态热工计算模型第27-29页
        3.2.3 稳态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模型第29-30页
    3.3. 瞬态计算模型第30-37页
        3.3.1 时空动力学及解法第30-34页
        3.3.2 瞬态热工计算模型第34-37页
        3.3.3 瞬态物理-热工耦合模型第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程序说明及验证第38-42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计算条件第38-39页
        4.2.1 输入初值第38页
        4.2.2 边界条件第38-39页
    4.3 程序结构及流程第39-40页
        4.3.1 总体结构第39页
        4.3.2 功能说明第39页
        4.3.3 计算流程第39-40页
    4.4 程序验证第40-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超临界水堆三维稳态维耦合特性第42-56页
    5.1 引言第42页
    5.2 稳态耦合特性第42-48页
        5.2.1 堆芯功率分布第42-44页
        5.2.2 冷却剂温度分布第44-45页
        5.2.3 慢化剂温度分布第45-47页
        5.2.4 包壳温度分布第47-48页
    5.3 敏感性分析第48-53页
        5.3.1 不同流量敏感性第48-52页
        5.3.2 不同功率敏感性第52-53页
    5.4 三维稳态耦合与一维稳态耦合对比第53-54页
        5.4.1 内部组件包壳温度对比第53-54页
        5.4.2 外部组件包壳温度对比第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6章 超临界水堆三维瞬态耦合特性第56-74页
    6.1 引言第56页
    6.2 反应性异常事件第56-63页
        6.2.1 正常运行时控制棒抽出第56-58页
        6.2.2 给水加热丧失第58-60页
        6.2.3 辅助给水系统误启动第60-63页
    6.3 流量丧失事件第63-71页
        6.3.1 冷却剂流量部分丧失第63-66页
        6.3.2 冷却剂流量完全丧失第66-68页
        6.3.3 反应堆冷却剂泵卡轴第68-71页
    6.4 三维瞬态耦合与一维瞬态耦合对比第71-73页
        6.4.1 丧失部分给水瞬态对比第71页
        6.4.2 给水加热丧失瞬态对比第71-72页
        6.4.3 辅助给水误启动对比第72-73页
    6.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7.1 结论第74页
    7.2 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1 TDNC程序输入输出文件说明及变量解释第80-81页
附录2 TDN-TCAC程序输入输出文件说明及变量解释第81-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活动与奖励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作者简介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馈感应发电机升压固态变压器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铅铋流动界面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