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13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5页
2 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概述第15-24页
    2.1 环境纠纷概念及特征第15-18页
        2.1.1 环境纠纷概念第15-16页
        2.1.2 环境纠纷特征第16-18页
    2.2 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概念及类型第18-21页
        2.2.1 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概念第18-19页
        2.2.2 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类型第19-21页
    2.3 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必要性第21-24页
        2.3.1 环境纠纷的逐年上升第21页
        2.3.2 现代环境纠纷与传统纠纷的差异性第21-22页
        2.3.3 传统纠纷解决方式的局限性第22-23页
        2.3.4 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第23-24页
3 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成效及弊端第24-31页
    3.1 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第24-27页
        3.1.1 我国环境纠纷私力救济的现状第24-25页
        3.1.2 我国环境纠纷公力救济的现状第25-27页
    3.2 我国现行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成效第27-28页
        3.2.1 我国的环境纠纷基本形成了多元化解决机制第27页
        3.2.2 现行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承继了中国传统的纠纷解决机制第27页
        3.2.3 现行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化解了部分的环境纠纷第27-28页
    3.3 现行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弊端第28-31页
        3.3.1 环境纠纷私力救济方式的弊端第28-29页
        3.3.2 环境纠纷公力救济方式的弊端第29-30页
        3.3.3 环境纠纷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衔接不畅第30-31页
4 日本和台湾环境纠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第31-36页
    4.1 日本环境纠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第31-33页
        4.1.1 日本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基本概况第31-32页
        4.1.2 日本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可供借鉴经验第32-33页
    4.2 台湾环境纠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第33-36页
        4.2.1 台湾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基本概况第33-34页
        4.2.2 台湾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可供借鉴经验第34-36页
5 完善我国环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路径第36-45页
    5.1 制定《环境纠纷处理法》第36-39页
        5.1.1 实现环境纠纷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衔接第36-38页
        5.1.2 《环境纠纷处理法》的立法原则第38页
        5.1.3 《环境纠纷处理法》的纠纷解决机构的设立第38页
        5.1.4 《环境纠纷处理法》的立法主要内容第38-39页
    5.2 我国环境纠纷私力救济的完善第39-41页
    5.3 我国环境纠纷公力救济的完善第41-45页
        5.3.1 我国环境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的完善第41-42页
        5.3.2 我国环境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第42-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远程医疗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