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恶性肿瘤的相关病理生理基础 | 第8页 |
1.3 磁共振弥散功能成像(DWI) | 第8-10页 |
1.4 18F-FDG PET 成像 | 第10-11页 |
1.5 PET/CT-MR 成像 | 第11-1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3 图像后处理及数据测量 | 第14-15页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15-16页 |
3 结果 | 第16-21页 |
3.1 本组肺癌与良性病变之间 ADCmean值差异的比较 | 第16页 |
3.2 本组肺癌与良性病变 SUVmean值比较 | 第16-17页 |
3.3 本组肺癌 ADCmean与 SUVmean之间相关性 | 第17页 |
3.4 本组良性病变 ADCmean与 SUVmean之间相关性 | 第17-18页 |
3.5 本组肺癌和良性病变 ADCmean与 SUVmean之间相关性 | 第18-19页 |
3.6 MR、PET/CT、PET/CT-MR 诊断效能的比较 | 第19-21页 |
4 讨论 | 第21-26页 |
4.1 CT 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局限 | 第21页 |
4.2 MR-DWI 序列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4.3 PET/CT 在胸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4.4 肺癌糖代谢与弥散受限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4.5 PET/CT-MR 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优势 | 第24-25页 |
4.6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 第25-26页 |
5.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综述 | 第30-37页 |
1 功能磁共振 | 第30-31页 |
2.FDG-PET 用于治疗计划 | 第31-32页 |
3. 多模成像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计划中的作用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37-38页 |
附图及简要说明 | 第38-44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