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 第9-11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1.4 毕业作品新闻脱口秀《凤姐来了》节目概况 | 第11-13页 |
| 2 电视新闻脱口秀主持人语言表达的特点 | 第13-17页 |
| 2.1 贴近生活、贴近真实 | 第13-14页 |
| 2.2 幽默新颖的表达方式 | 第14-15页 |
| 2.3 语言表达个性化 | 第15-16页 |
| 2.4 观点辛辣独到 | 第16-17页 |
| 3 电视新闻脱口秀主持人语言表达应有的“度” | 第17-20页 |
| 3.1 时刻保持政治敏感度 | 第18页 |
| 3.2 传播正确的新闻价值导向 | 第18-19页 |
| 3.3 语言表达要精准 | 第19-20页 |
| 4 电视新闻脱口秀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失“度”考察 | 第20-23页 |
| 4.1 语言表达低俗化 | 第20页 |
| 4.2 为追求喜剧效果而贬损他人 | 第20-21页 |
| 4.3 没有把握好道德底线,逾越法律准则 | 第21-22页 |
| 4.4 用词不当,缺乏人文关怀 | 第22页 |
| 4.5 自我膨胀,言语不雅 | 第22-23页 |
| 5 电视新闻脱口秀主持人语言表达失“度”的应对策略 | 第23-26页 |
| 5.1 主持人自身应当如何应对语言表达失“度” | 第23-25页 |
| 5.1.1 时刻牢记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 第23页 |
| 5.1.2 树立正确的三观 | 第23-24页 |
| 5.1.3 做优质内容的生产者 | 第24-25页 |
| 5.2 媒介机构应如何应对主持人语言表达失“度” | 第25-26页 |
| 5.2.1 提高主持人队伍的准入门槛 | 第25页 |
| 5.2.2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处罚力度 | 第25页 |
| 5.2.3 定期对在岗主持人进行培训考核 | 第25-26页 |
| 6 结语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 致谢 | 第28-30页 |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