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RS-XY串并联机床的控制系统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并联机床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机床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基础功能开发 | 第21-41页 |
2.1 3-PRS-XY型串并联机床的结构 | 第21-22页 |
2.2 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22-23页 |
2.3 控制系统的软件构成 | 第23-24页 |
2.4 控制系统操作软件开发 | 第24-33页 |
2.4.1 操作软件的界面建立 | 第24-26页 |
2.4.2 机床运动控制卡配置 | 第26-29页 |
2.4.3 机床控制器初始化 | 第29页 |
2.4.4 机床回零位 | 第29-31页 |
2.4.5 机床坐标系设置 | 第31-32页 |
2.4.6 机床运动状态显示 | 第32-33页 |
2.5 机床运动控制卡运动模式 | 第33-37页 |
2.6 机床运动样例试验 | 第37-40页 |
2.6.1 机床运动样例试验条件 | 第37-38页 |
2.6.2 机床运动样例试验路径规划 | 第38-39页 |
2.6.3 机床运动样例试验过程与结果 | 第39-4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运动学计算模块开发及末端轨迹误差建模与分析 | 第41-54页 |
3.1 机床运动学分析 | 第41-45页 |
3.1.1 逆运动学分析 | 第41-44页 |
3.1.2 正运动学分析 | 第44-45页 |
3.2 运动学计算模块设计与开发 | 第45-47页 |
3.3 机床误差建模与分析 | 第47-50页 |
3.3.1 机床误差建模 | 第47-48页 |
3.3.2 机床几何误差分析 | 第48-50页 |
3.4 机床误差的数值仿真分析 | 第50-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示教回放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65页 |
4.1 机构示教功能 | 第54-55页 |
4.2 机构示教功能设计 | 第55页 |
4.3 机构示教功能的开发 | 第55-62页 |
4.3.1 机床运动手动控制功能的开发 | 第55-58页 |
4.3.2 机床运动示教记录功能开发 | 第58-60页 |
4.3.3 机床运动回放功能开发 | 第60-62页 |
4.4 机构示教回放功能试验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G代码解释器的设计与开发 | 第65-80页 |
5.1 G代码结构 | 第65-66页 |
5.2 G代码功能设计 | 第66-67页 |
5.3 正则表达式 | 第67-68页 |
5.4 G代码解释器的开发 | 第68-74页 |
5.4.1 G代码解释器功能 | 第68页 |
5.4.2 G代码解释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68-74页 |
5.5 G代码解释器算法验证测试 | 第74-75页 |
5.5.1 G代码解释器绘图模块 | 第74页 |
5.5.2 G代码解释器测试实验 | 第74-75页 |
5.6 G代码解释器算法优化 | 第75-7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80-81页 |
6.2 创新点 | 第81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8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