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北京旧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第12-13页
        1.2.1 研究的对象第12页
        1.2.2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3-17页
        1.3.1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6页
        1.3.2 国外相关研究第16-17页
    1.4 研究的方法第17-18页
        1.4.1 文献分析第17页
        1.4.2 实地调查第17页
        1.4.3 归纳整理第17-18页
    1.5 研究框架第18-19页
    1.6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2章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概况与保护的必要性第21-35页
    2.1 文物保护单位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研究第21-22页
        2.1.1 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法规文件第21-22页
        2.1.2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相关法规文件第22页
    2.2 北京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概况第22-28页
        2.2.1 北京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概况第22-26页
        2.2.2 北京旧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概况第26-28页
    2.3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与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对比第28-30页
        2.3.1 内在价值第28-29页
        2.3.2 保存状况第29页
        2.3.3 保护与监管力度第29-30页
    2.4 区保单位保护与旧城保护的关系第30-31页
        2.4.1 旧城保护的内涵第30页
        2.4.2 区保单位保护与旧城保护的关系第30-31页
    2.5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保护的必要性第31-32页
        2.5.1 北京旧城物质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31-32页
        2.5.2 北京人文历史内涵的组成部分第32页
        2.5.3 北京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第32页
        2.5.4 为北京旧城保护提供有价值的经验第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5页
第3章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保护价值与分布及类型特征研究第35-51页
    3.1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保护对象第35-36页
        3.1.1 文物本体第35页
        3.1.2 周边环境第35-36页
    3.2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的保护价值第36-37页
        3.2.1 历史价值第36页
        3.2.2 艺术价值第36页
        3.2.3 科学价值第36页
        3.2.4 文化价值第36-37页
        3.2.5 社会价值第37页
    3.3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分布特征研究第37-41页
        3.3.1 时间分布特征第37-39页
        3.3.2 空间分布特征第39-41页
    3.4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类型特征研究第41-45页
        3.4.1 居住建筑第43页
        3.4.2 宗教建筑第43-45页
    3.5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保存现状评估第45-50页
        3.5.1 文物本体现状评估第45-47页
        3.5.2 周边环境评估第47-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现状问题第51-61页
    4.1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文物本体现状问题第51-53页
        4.1.1 文物建筑第51-53页
        4.1.2 历史遗存第53页
    4.2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周边环境现状问题第53-56页
        4.2.1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外的普遍性问题第53-54页
        4.2.2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外差异性问题第54-56页
    4.3 保护区划划定工作中的问题第56-57页
        4.3.1 文物保护单位及周边的土地产权与房屋产权的冲突第56页
        4.3.2 保护区划划定与城市控规的矛盾第56-57页
        4.3.3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外的权衡第57页
        4.3.4 区保单位周边环境的多样性第57页
    4.4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第57-59页
        4.4.1 针对低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第57-58页
        4.4.2 受政府重视程度不足,保护监督力度相对薄弱第58页
        4.4.3 对于区保单位文物经费投入不足第58-59页
        4.4.4 社会参与不足第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的保护措施研究第61-85页
    5.1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文物本体的保护第61-74页
        5.1.1 文物建筑修缮第61-64页
        5.1.2 其他遗存的保护第64-68页
        5.1.3 院落整体格局恢复第68-71页
        5.1.4 基于保护前提下的使用功能延续与改造第71-74页
    5.2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整体性保护第74-76页
        5.2.1 适度疏解和完善旧城职能第75页
        5.2.2 集中整治区保单位周边环境第75页
        5.2.3 完善旧城基础设施第75页
        5.2.4 对区保单位周边建设进行控制第75-76页
    5.3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保护区划相关研究第76-79页
        5.3.1 区保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的重要意义第76页
        5.3.2 区保单位保护范围划定方法研究第76-78页
        5.3.3 区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方法研究第78-79页
    5.4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保护管理工作中的建议第79-83页
        5.4.1 完善针对低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法律法规第79页
        5.4.2 健全针对北京旧城区保单位的监督管理体系第79-80页
        5.4.3 采用政府引导下的社会化经营模式第80页
        5.4.4 加大北京旧城区保单位的宣传力度,普及公众参与第80页
        5.4.5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的保护级别升级建议第80-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92页
附录1 北京旧城区保单位基本信息统计表第92-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央空调冷却水温差模糊分数阶PID控制研究
下一篇:冻融循环对人工制备遗址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