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作坊、窑址论文

中原地区夏商陶窑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6页
        一 时间范围第12-14页
        二 空间范围第14-15页
        三 陶窑第15-16页
    第二节 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第16-21页
        一 考古发现的夏商时期陶窑第16-18页
        二 研究现状第18-2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陶窑的分类第23-36页
    第一节 分类的依据第23-25页
    第二节 类型划分第25-36页
        一 甲类竖穴式窑第25-33页
        二 乙类横穴式窑第33-36页
第三章 陶窑的分区第36-45页
    第一节 分区的依据第36-37页
    第二节 区域划分第37-45页
        一 豫西豫中地区第37-39页
        二 豫北冀南地区第39-40页
        三 豫东鲁西南地区第40-41页
        四 晋南地区第41页
        五 陕西关中平原第41-43页
        六 各地区陶窑整体发展水平的比较第43-45页
第四章 陶窑的分期第45-63页
    第一节 夏代陶窑的发展演变第45-50页
        一 二里头文化一期第46页
        二 二里头文化二期第46页
        三 二里头文化三期第46-47页
        四 二里头文化四期第47-49页
        五 特点第49-50页
    第二节 商代前期陶窑的发展演变第50-56页
        一 二里岗下层一期第50-51页
        二 二里岗下层二期第51-52页
        三 二里岗上层一期第52-53页
        四 二里岗上层二期第53-55页
        五 特点第55-56页
    第三节 商代后期陶窑的发展演变第56-61页
        一 殷墟文化一期第56-58页
        二 殷墟文化二期第58页
        三 殷墟文化三期第58-59页
        四 殷墟文化四期第59-60页
        五 特点第60-61页
    第四节 夏商陶窑的阶段性第61-63页
第五章 相关问题研究第63-78页
    第一节 中原地区夏商陶窑的分布第63-66页
    第二节 中原地区夏商陶窑的分工与专门化第66-67页
    第三节 中原地区夏商陶窑的源流第67-73页
    第四节 中原地区夏商陶窑与其它夏商文化区陶窑的比较第73-78页
第六章 结语第78-79页
附件第7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原地区出土汉代瓦当研究
下一篇: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