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相关案例整理与问题症结 | 第12-15页 |
1.2.1 对不正当目的界定存异 | 第13页 |
1.2.2 对前置条件的变通存异 | 第13-14页 |
1.2.3 对知情权范围存异 | 第14-15页 |
1.3 分析方法与目标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本案情 | 第16-20页 |
2.1 基本事实 | 第16-17页 |
2.2 裁判要点 | 第17-20页 |
2.2.1 一审裁判要点 | 第17-18页 |
2.2.2 二审裁判要点 | 第18-20页 |
第3章 案件争议点 | 第20-27页 |
3.1 李某某是否具有不正当目的 | 第20-22页 |
3.1.1 李某某主张其目的正当 | 第20页 |
3.1.2 嘉德公司主张股东目的不正当 | 第20-21页 |
3.1.3 一审法院认定股东目的不具有正当性 | 第21页 |
3.1.4 二审法院认定股东目的正当 | 第21-22页 |
3.2 李某某行使查阅权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前置条件 | 第22-24页 |
3.2.1 李某某主张其权利行使符合规定 | 第23页 |
3.2.2 嘉德公司主张股东违反前置程序 | 第23页 |
3.2.3 一审法院认定股东违反前置程序 | 第23-24页 |
3.2.4 二审法院认定股东符合前置程序 | 第24页 |
3.3 超出法律规定的知情权范围应否保护 | 第24-27页 |
3.3.1 李某某主张其全部诉求应得到支持 | 第24-25页 |
3.3.2 嘉德公司主张不应支持股东诉求 | 第25页 |
3.3.3 一审法院不支持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诉求 | 第25页 |
3.3.4 二审法院部分支持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诉求 | 第25-27页 |
第4章 争议点分析 | 第27-42页 |
4.1 关于股东知情权行使目的是否正当的分析 | 第27-32页 |
4.1.1 目的正当性的界定及证明责任分配 | 第27-30页 |
4.1.2 对本案中非法目的的判断 | 第30-32页 |
4.2 关于股东提起知情权之诉的前置条件分析 | 第32-36页 |
4.2.1 对瑕疵履行前置程序的补正效力 | 第32-34页 |
4.2.2 对本案前置程序瑕疵补正的认定 | 第34-36页 |
4.3 关于股东知情权行使范围的分析 | 第36-42页 |
4.3.1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 第36-38页 |
4.3.2 知情权保护合理的扩大范围 | 第38-40页 |
4.3.3 对本案中股东知情权保护范围认定的评析 | 第40-42页 |
第5章 拓展性分析 | 第42-47页 |
5.1 完善股东知情权制度的立法安排 | 第42-44页 |
5.1.1 前置程序的限制 | 第42-43页 |
5.1.2 权利实施阶段的限制 | 第43-44页 |
5.2 引入检查人选任制度强化权利架构 | 第44-47页 |
5.2.1 检查人选任制度的重要性 | 第44页 |
5.2.2 检查人选任制度之设计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